第(3/3)頁 沒有誰會愿意讓自己的兒子像自己一樣屈居人下,他劉玄這一輩子也許就這么過去了,可他絕不會愿意自己的兒子過同樣的生活,尤其是在有機會改變這一切的情況下。 “大梁這么些年來一直為外敵合縱所困,李氏是其中穿針引線的罪魁禍首,可我們囿于大義,卻無法對李氏有所動作,只能舍本逐末,現(xiàn)在好不容易總算破開了其中一環(huán),也許我們大梁可以松一口氣了。”老者點點頭,“只要劉玄入了局,日后他就別再想出局了,當然,只要他老老實實的留在局中,大梁也不會虧待他,南蔡州和光州,乃至蘄黃二州,都可以由他支配,只要他吃得下。” “云公,如果這一次能夠解決蔡州問題,那大梁下一步就是一片光明了。”鷹眸男子顧盼神飛,顯然是在憧憬日后領(lǐng)軍出征的美好場景。 “天麟,恐怕沒有那么簡單,劉玄手中大軍戰(zhàn)斗力究竟如何,還有待于考驗,我始終覺得安州和申州取得太過容易,沒有見識到南陽軍的真實實力,或許南陽術(shù)法一道高明,武將也是名聲很大,但是戰(zhàn)爭往往不是靠這些虛名,而是只有打了才知道。” 原本興致高昂的老者說到這一點的時候又慢慢的沉靜下來。 “蔡州軍的情形也讓我有些不解,他們能在三線都和我們打得難解難分,為何卻又在固始那等小城折戟?縱然只打了半天,但我以為一萬多大軍對陣固始五千州軍,完全應(yīng)該橫掃才對,為何卻又退兵?這讓我簡直無法理解,如果領(lǐng)軍的不是袁無為,我真覺得這支軍隊主帥應(yīng)當軍法從事。” “或許固始軍的確在防御戰(zhàn)和術(shù)法一道上有不俗的實力?”鷹眸男子沉吟道:“我知道鄧龜年在術(shù)法一道上頗有造詣,他去了固始,而且還帶了不少人過去,想必對固始軍助力不少,包括楊家、郭家不少子弟也參加了固始軍,另外也從我們大梁招募了不少老軍,另外據(jù)我所知固始城從北周時代開始就是要隘,城防建設(shè)還是比較牢固的,江烽也就是利用了這一點,才能擊敗蟻賊和蔡州軍。” “也只能做此解釋了。”老者微一沉吟,“這一次我回去之后,要向崇政院建議,不得再讓固始再在我們大梁招募軍士!我們連番戰(zhàn)爭,本身就缺士卒,如何能讓外人來把我們精銳老卒拉走?!” “云公,這恐怕不行,那些老軍都是龍虎軍和廣勝軍裁撤下來的,本來地方上就對這些人感到頭疼,他們大多皆成父子之軍,不習農(nóng)桑之業(yè),罷歸隴畝,衣食無著,軍中又不可能用他們,所以能夠把他們推到固始應(yīng)該是一個最好的結(jié)果。” 鷹眸男子的話才讓老者想起這幫人的來歷,他也只能默默點頭嘆息。 “云公寬心,這一次我們破了李氏的縱橫之局,想必這個時候也該李氏頭疼無比了,如果能夠這一戰(zhàn)徹底解決蔡州,日后我們對沙陀人,對泰寧軍,對感化軍,我們都可以任取任予了,尤其是感化軍,到時候倒是要看看時家怎么來應(yīng)對,我們也可以讓他們嘗嘗顧此失彼捉襟見肘的滋味。” 老者也對鷹眸男子的話語很是高興,不過他又突然想到些什么,“天麟,劉玄和江烽之間,你覺得會有一個什么樣的結(jié)果?” 鷹眸男子略一思索,“如果我是江烽,我就主動退避,虛與委蛇劉玄是不會吃這一套的,只是他江烽卻如何向尉遲無病交代?澮州設(shè)立之事,政事堂已經(jīng)呈報奏請了長安,若是如此,怕是難得批下來啊。”(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