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節 問題多多-《烽皇》
第(1/3)頁
“吏部吏部司員外郎宋度。”見江烽一身隨意打扮進來,崔尚也忍不住皺眉,“大人,按照規制,咱們新設澮州,屬于中州,刺史為從四品上,由吏部銓選,所以來這吏部司的員外郎,也在情理之中。”
江烽也不太在意,半開玩笑道:“澮州新設,盛唐、霍山二縣還有多少人,咱們都還說不清楚,殷城不過幾萬人,固始也不過十來萬人口,就算是現在加上流民大量涌入,也好不了多少,要想為上州,難度太大啊。”
江烽一句話也讓其他幾人笑起來。
按照唐制,上州需十萬戶,而新設澮州,滿打滿算不會超過四十萬人口,也就是六七萬戶頂天了,上州此時才是從三品,江烽要想當個三品大員就太難了。
事實上自大梁逐唐之后,長安的威信日降,其來自中央的詔令賜封也更多地流于形式,而對官員的選拔任命也再無復有盛唐時的嚴格慎密。
若是要按照之前的標準,僅僅是資格問題就足以把現在絕大多數藩閥所兼任的刺史一職給擋在門外。
像江烽這類人,既非科舉出身,也非武舉出身,論理,連當個縣尉都不合格,遑論一州刺史?
但現在情勢如此,武夫當國,大字不識幾個的屠夫也能當上節度使,販私鹽的也能封王,之前幾十年里分封的諸王,朱溫,李克用、楊行密、錢繆,哪一個又是高貴出身,哪一個又是文采風流?
相比之下許、鞠兩家倒是世家望族,只不過結果就是身死族滅,在這個實力為王的時代,你能說一個好歹也算是在書院里廝混過的江烽就不能當一州刺史?
“大人,好歹也得要尊重一下長安來使吧,最起碼人家也是給您封官來著,只不過卻未曾聽說提到光州,這卻是何意?”楊堪作為大梁出身的武將,素來就對長安方面不太感冒,言語里更缺乏尊重,調侃味道更重一些。
“哼,我倒是不信現在誰還能從我們手里把光州取走!”丁滿氣勢如虹,“南陽?還是蔡州?他們自顧都不暇,難道說杜家還能伸手過來?”
“阿滿,也別把話說滿了,要論實力南陽和蔡州要取光州也是綽綽有余,只是得不償失而已。”
張挺仍然是那副高髻黑袍,似乎終年不變,截至目前為止,江烽暫時還未給其安排職務,大概也是要等到澮州事情敲定下來才來考慮。
“過之,你能不能別一輩子都唱反調?”丁滿和張挺也很熟悉,畢竟都是汴梁將門世家,只是張挺性格的確太招人嫌,不但獨來獨往,而且言語犀利,還特愛當反派。
“阿滿,我是實話實說,只是你們都不喜歡聽實話而已。”張挺沒理睬丁滿的不悅,“杜家倒是不太可能,他們太脆弱了一點,自己先考慮一下日后南陽恢復過來之后會不會把怒火發泄到他們身上的事情解決掉再說吧,再道兄他們這一次和他們聯手襲擊南陽軍糧道,可把他們坑得不輕啊。”
鄂黃一千騎軍從光州城中悄然消失,而后新息到白茍城一線南陽糧道頻頻遭遇騎兵和當地士紳私軍襲擊,南陽軍當時還沒有反應過來,但是在事后來追查,嫌疑自然就落到了杜家身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