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節 被拒-《烽皇》
第(1/3)頁
“若是一味沉迷于運氣這個東西,恐怕遭受滅頂之災也是不可避免的結局。”烏衫男子王邈搖搖頭。
甘泉顯然意識到自己朋友的話不太中聽,尤其是像江烽這種年輕氣盛的角色,剛剛做到一州刺史的位置上,卻被人這樣潑冷水,誰心里都不舒服,趕緊打了個哈哈想要婉轉一下:“二郎想必也是……”
江烽卻不以為忤的搖搖頭:“我也是這么看待的,運氣這種東西,那一關挺過了才叫運氣,沒挺過就不是運氣了,所以有沒有運氣本來就是虛無縹緲的東西,那希望寄托在那上邊就是荒謬狂悖。”
“哦?”對江烽的這番言辭王邈也是頗為驚訝。
“我想說的是這兩戰的確給固始軍帶來了很多東西,讓固始軍意識到實力不濟那就是步步危機,稍不留意就是萬劫不復,運氣這種東西只能一時管用,而實力才是真正底氣,讓你可以胸有成竹的應對任何挑戰。”江烽沒有理睬王邈的驚訝,自顧自的道:“現在固始軍已經成為澮州軍,固始軍也從最初的一千多人發展到現在一萬人,當然真正稱得上是軍隊的,能打硬仗的還只有兩個軍五千人。”
王邈有些意外,他當然能看得出來這個江烽打的是什么主意,毫無疑問是想要招攬自己和甘泉二人,不過對于王邈來說,澮州的確不是一個值得垂顧的地方,倒不完全是因為澮州實力太弱,更因為是澮州的地理位置太尷尬。
對于王邈來說,他的目標只有兩種類型。
要么就是緊鄰自己家鄉的所在,比如泰寧軍,又比如平盧軍,這樣自己才能有機會打回老家恒州去。
當然大梁和大晉也一樣緊鄰成德,只不過大梁現在和成德軍關系再不好,那也是半盟友關系,而大晉那邊看似最合適,不過一方面那是沙陀人主政,漢人很難獲得認同,二來現在大晉對殘破的河朔地區興趣不大,如非不得已,根本不愿意出兵河朔。
像吐谷渾和契丹這些異族政權也不可能是王邈的選擇,所以實際上第一類目標看似不少,但大多都不合適。
最合適的似乎就是泰寧軍和平盧軍了。
但泰寧軍卻視大梁為死地,同樣不愿意向殘破且頗為難纏的河朔用兵,這么多年來,除非河朔有意挑起戰事,幾乎泰寧軍都未主動向河朔發起戰爭,這也讓王邈放棄了泰寧軍,剩下的平盧王氏更是安于現狀,基本上與周邊保持交好,王邈不認為自己去那里就能改變平盧王氏的態度。
既然第一類幾乎都不可能,那就只有第二類了。
第二類就是那種有胸懷天下吞并九州之志的大藩閥。
這一類目標要說來也不多,就那么幾家,關中,大梁,大晉,以及淮北、淮南,其他包括南陽、越國在王邈看來不過是守戶之犬,難成大器。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