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節 時不我待-《烽皇》
第(2/3)頁
丟開這些心事,江烽一行人便從內鄉沿著武關道西進,過了號稱秦楚咽喉關中鎖鑰的武關,江烽還專門在武關下細細觀摩憑吊了一番。
本來以為這武關既然號稱秦楚咽喉關中鎖鑰,肯定是警備森嚴,但是出乎江烽意料之外,這武關的關防兵不嚴,無論是比起梁地還是南陽,都不能同日而已,一幫守兵稅吏對與過往商旅倒是如狼似虎,很有點兒雁過拔毛的味道,哪怕是江烽這幾人純粹的過往旅客,也得要人人繳納各種雜稅不說,還得要遞上私包,這才能順利走人。
對這一情況楚齊倒是十分了解,介紹了這金商一地的情形。
關中和南陽之間的金商二州屬于金商節度使楊成方轄地,楊氏這一脈在山南和東西兩川都很有影響力,但這個楊氏比較復雜,都源于當年李唐時的楊復光楊復恭一脈,大多是楊氏收養的義子,勢力一度占據了金商節度使、興元節度使、武定軍節度使等要職,橫跨山南西道和東西兩川。
但楊氏一脈諸子品性各異,其中驕橫跋扈桀驁不馴者不少,楊氏諸子中有幾個與李唐關中發生沖突,被一一擊破潰散,但金商節度使楊成方之父楊守信卻一直采取保持不參與的態度,得以保留下來。
楊氏掌握這金商兩州皆是山區貧瘠不堪之地,養軍困難,但卻把持著武關道這一要道,加之楊氏與南陽和關中的關系都維持得不錯,而且也算是關中和南陽的緩沖地帶,所以也就這么維持下來了。
在商州住了一晚,江烽才感覺到澮州比起商州來都要強不少,這商州除了城墻略高外,幾乎就是和殷城相差不大,城市人口稀少,來往行人都面帶菜色,入夜居然還有盜匪在城門外襲擊商旅,也引發城內商旅大嘩。
江烽一行人雖然也不懼盜匪,但是也覺得這商州不是久呆之地,而且這商州一地境內,幾乎是每隔幾十里便有稅吏收稅,無論過往商旅行人,皆要繳納各種名目繁多的雜稅,商旅更是苦不堪言,但卻不敢不交。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過了藍關便是京畿道地境了,從商州到藍關,江烽一行人走了兩天,還被迫在路上歇了一宿,不過這條商道雖然雜稅甚多,治安也不靖,但是對于江烽一行人來說,這倒也不是問題。
六月十九,江烽一行人終于看到了長安城的城墻。
“這便是長安了?”
江烽一行人都有些迷醉的看著這號稱天下第一城的長安城,雖然經歷了盛唐的繁華,現在的長安城已經不富有兩百年前的興盛,但是這里畢竟是長安城,還是整個中土的中樞,西通巴蜀吐蕃,北連西域河東,向東俯瞰中原大地,南控荊襄,以一種傲然之姿屹立在這關中腹地上。
楚齊也忍不住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果然名不虛傳,難怪能與汴梁并稱天下雄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