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虎視何雄哉 第五節 歸宿-《烽皇》
第(3/3)頁
小有收成的農民們將自己收獲的早稻挑到集鎮墟市賣給商販們,換取自己生活所需,而商販們則又將其送到城里的糧商手中,再由糧商將這些頗受歡迎的稻米販運到中原和關中,一條生意路線儼然重現。
事實上對于一個地方來說,只要能確保社會平安,沒有兵賊之亂,再加上老天爺賜福沒有水旱之災,一個地方恢復起來的速度并不慢,當然說易行難,要諸般順心,卻往往沒有這等好事。
像今年這種收成因為天旱原因,只能說差強人意,像澮州這等境內有多條河水,灌溉條件也還不錯,所以還能過得去,像中原、青密、淮北、河朔乃至關中,旱情更重,一股子天變的味道已經隱隱流露了出來。
王邈并沒有先去找甘泉,對于他來說,既然是打定主意要投奔淮右,那就不如直接登門毛遂自薦。
*********************************************************
接到親衛的通報時,江烽正在和新任光州刺史姚景、長史長孫玄交談。
朝廷的刺史和長史任命終于還是下來了。
九公卿家族中的姚氏旁支嫡子姚景,以及長孫家族的庶出子長孫玄。
對于來光州任職,在長安城里也是引發了一番風波。
有資格來的,覺得是雞肋,畢竟光州是個僅有三縣之地的小州,而且剛經歷了蔡州袁氏在光州的酷虐統治,元氣大傷,而且遠離長安,再加上頭頂上還有一個防御守捉使,對于親貴們來說,價值不大。
但對于那些沒有機會在關中出人頭地的邊緣性角色來說,這個位置就簡直如同天上掉下來的餡餅了。
一番激烈的爭奪是免不了的,所以也才有李琰給江烽的交代。
最終的勝出者也脫不開九大公卿家族中的角色,當然也不可能是太過重要的人物。
對于這兩位,江烽也通過各種渠道了解過,姚景算是個有些來頭的角色,曾經擔任過關中新豐縣縣令,后來入朝擔任閑散官員,畢竟是姚氏家族一員,加上他本人也不愿意在朝中混吃等死,所以就來了。
而長孫玄的反應就不太好了,作為長孫家族的庶出子,既無能力本事,出身也有些問題,所以到處混吃打秋風似乎就是這位長孫家族的成員這十多年來的主要成就。
據說這一位關中第一公卿世家的子弟已經在長安城里混到借貸無門的份兒上了,甚至欠下了相當數量的高利貸,所以才迫不得已的逃離長安來光州避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