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節 潛移默化-《烽皇》
第(2/3)頁
對于許寧來說,她需要自己在江烽心目中有足夠的分量,占據一角位置就滿足了。
她覺得作為一個能讓江烽看重的女人,自己更應當在感情之外的方面為江烽所看重,這才是她所要追求的。
江烽的煩惱許寧也大致知曉,有些問題她也無法為對方提供更好的解決之法,但是有些方面,許寧確有一些想法,只是她不知道江烽能否接受。
如果能成功的在江烽那里形成一個到自己院中來晤談排解煩憂,甚至獲得靈感啟迪這種印象,那對于自己日后的地位強化無疑會有莫大的幫助。
所以她打算在這方面嘗試一下,哪怕不能取得意想的效果,也沒有什么損失。
**************************************************
坐在書房中,江烽凝神沉思。
問題很多,但是似乎一切又在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走,可是效果卻總是不盡人意。
這里邊有時間太短的緣故,也有新的東西難以被世人接受推進的原因,還有大家都從未接觸過還需要摸索前行的因素,更有諸多外在客觀條件不成熟的限制,總而言之,江烽覺得從澮州陡然變成了光澮壽三州,自己就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澮州一州,自己運籌帷幄,胸有成竹,檢地,易地,安撫,練兵,招募人才,似乎一切都游刃有余,的確幾軍建起來,澮州一州防務就不在話下了,但多了一個壽州,還有光州的問題也冒出來,頓時就感到左支右拙了。
并非將士不盡心,而是的確一口變成了大胖子消化不良了。
所以說,飯要一口一口吃,俗語有理啊。
王邈他們走了,可以預想,一點河朔軍真的能夠南下歸入淮右軍中,還會帶來許多問題,但淮右要想具備抗衡蔡州和南陽野戰的能力,強化騎軍是必走之路,而單靠秦再道這樣一步一步練兵,跟不上淮右的節奏。
倒不是對秦再道的能力質疑,而是淮右軍未來的步伐太快,而江淮一帶本身就沒有騎兵傳統,秦再道在光州牙軍中已經算是有數的騎將了,但是單單一將之力也難以讓整個騎軍改觀。
兩千匹夏州戰馬已經隨著光州刺史和長史到位而送到,這讓秦再道也是大松了一口氣。
騎兵迅速補足到了四個營,但人馬補足,要讓人馬合一變成合格的騎兵,這卻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需要耗費巨大的心血和訓練。
江烽兩度前往騎軍營寨察看,騎軍都不在營中,全數拉出去訓練去了。
騎軍的訓練主要在殷城,那里荒坡野地甚多,地形地勢也較為復雜,尤其適合訓練。
按照秦再道的觀點,淮右騎兵不僅僅要適應平原地區的野戰,更要學會在丘陵地區的突襲浪戰,蓋因淮水以南地區丘區和平原混雜地帶占大部分,不像中原和河朔那么一馬平川,需要因地制宜。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