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滲透-《烽皇》
第(1/3)頁
江烽為壽州窯重新開窯點了第一把火。
隨著火焰升騰而起,熊熊的火光映照在江烽發紅的臉龐以及滿足的笑意,似乎也印證著壽州瓷窯即將進入再度復興的階段。
對于江烽來說,壽州瓷窯重建復工實在太重要了,它將成為未來淮右軍發展壯大的兩大支柱之一,除了要將澮壽二州建成淮上糧倉外,壽州瓷窯也要承擔起未來為淮右賺回大筆軍資的重任。
王邈從河朔傳回來的消息嚇了江烽一大跳。
王邈在信中說雖然尚未徹底敲定,但是能有把握勸說南下淮右的河朔諸軍都已經有五六千人馬了,其中騎軍數量占到一半以上。
只不過這些騎軍的裝備較為可憐,不但人均只有一匹戰馬,而且像馬槊、橫刀、戰甲這一類作為騎軍必備裝備都基本上是殘缺不齊,要補齊這些戰馬和武器盔甲裝備,耗費不小。
至于說那剩下的幾千步軍,江烽一樣歡迎,河朔歷來出雄兵,只不過河朔軍在軍紀上一直是個問題,但很大程度還是由于河朔三鎮自身管理訓練的問題。
只要來了淮右,江烽有把握讓這些河朔兵在保持原有桀驁血性的同時,讓他們錘煉成為一支令行禁止的精兵。
王邈還在河朔活動,按照他自己的預測,他會爭取再游說勸說兩三千兵力南來,河朔現在的局勢非常糟糕,而對于淮右來說,這恰恰是最好的機會。
這些軍隊大多都是經歷過與河東大晉或者契丹、吐谷渾人作戰的百戰之兵,哪怕因為這幾年里境遇不佳而日趨沒落,但是卻血性猶在,只要稍稍加以補充,重新恢復訓練這些軍隊就能迅速恢復到最佳狀態。
王邈在信中也談到了這些軍隊南下可能帶來的一些麻煩。
一是這樣龐大一批軍隊南下,哪怕是分部南下,都需要考慮怎么來通過,或許河朔那邊可以通過大梁那邊來溝通協調,但是還需要通過蔡州或者淮北,這也是一個問題。
二是這些軍隊所牽扯到的家眷親族,他們大多還在盧龍北部諸州,可能會有相當一部分要南下淮右,也有一部分會留在本地,這也需要通過大梁來與盧龍那邊銜接協調。
三就是這些軍隊來淮右又會極大的增加本身就很拮據的淮右財政壓力。
當下的淮右,已經不可能再像一年多前那樣可以從大梁、南陽和鄂黃獲得錢糧支持了。
南陽已經成為敵人,而鄂黃對淮右的態度也在變化,從原來的盟友變成了現在的疑慮,至于大梁,雖然還保持著盟友關系,但是隨著淮右與關中關系的密切,大梁對淮右的態度也有些捉摸不定了。
沒有了外部的支持,就只能靠自己,也幸虧還有波斯胡商的支持,但這份支持是建立在淮右局面要向好,同時要有足夠的資源能讓胡商們動心的前提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