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節 危機隱現-《烽皇》
第(2/3)頁
或許大梁對淮右的態度已經有所變化了,當江烽還只有一縣之地時,大梁可能是輕蔑的,當江烽一舉拿下光澮二州時,大梁應該是最樂于見到的,而且也認為江烽應該是最合適的盟友,但當江烽拿下了壽州之后,大梁的態度如何呢?
崔尚覺得恐怕從朱允到大梁的軍頭們,現在的感覺和態度都應該是復雜的。
表面上看淮右是對大梁沒有任何威脅的,特別是淮右的刀鋒是指向東面江南的,但如果淮右繼續這樣連連得手呢?
這個膨脹速度超乎所有人想象的勢力還會是大梁最好的盟友么?
是不是該安排一個能夠制約平衡的對手給其上上眼藥更合適一些呢?
這恐怕才是當下大梁復雜的心態。
削弱淮右扶持昔日死敵蔡州固然不合時宜,但是放縱淮右不加限制,恐怕也有隱患,這就需要在一個度上來把握。
崔尚覺得自己基本上算是把握住了目前大梁的心態。
對于大梁來說,內部的問題牽制著它無力對外開拓,但是它絕不會允許周圍出現更為強大的藩閥。
一個河東已經足夠了,囿于河水和晉地表里山河之險,大梁對大晉無可奈何,但是如果周圍再有可能出現可以比肩大晉的強藩,這也許就是大梁的末日,所以這決不允許,只要有這種苗頭,就要想辦法扼殺。
泰寧軍和淮北時家都有自己無法彌補的短板,并不放在大梁眼中。
像泰寧軍純粹是軍人干政,文人力弱,根本無力經營起可以抗衡大梁的實力。
淮北則是外強中干,尤其是淮北士紳對時家的統治早有不滿,一個蟻賊就將其攪得天翻地覆,大梁更不認為其能威脅到大梁,如果不是大梁囿于內部問題,早就可以一鼓而下滅掉淮北,在大梁眼中,解決淮北甚至比解決泰寧軍更容易。
南邊的南陽兄弟鬩墻,互為牽制,難成大器;西面的關中尸居余氣,冢中枯骨。
唯有蔡州表現出來的勃勃生機才是大梁最為忌憚的,所以大梁要不遺余力的打壓蔡州。
但是蔡州的韌勁又讓大梁意識到要想徹底解決蔡州,恐怕力有未逮,或者說大梁付出代價太大。
那么就只能限制蔡州發展,所以才會扶持澮州來牽制蔡州,甚至支持南陽劉玄來攻擊蔡州。
沒想到這個戰略卻被澮州為了自身利益所破壞,現在局面已成,對蔡州既然無力控制,就只能采取擠壓手段,讓其向東發展,為大梁減輕壓力,贏得時間。
但蔡州一旦東面得手,勢力勢必大增,所以扶持澮州(淮右)來牽制蔡州也是必須的。
可澮州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拿下了淮南核心膏腴之地壽州又讓大梁內心有些忐忑了。
從澮州到淮右,江烽的實力迅速膨脹,雖然從目前來看,還看不出淮右會對大梁帶來什么樣的危害,甚至還能對蔡州形成擠壓牽制,但從長遠來看,尤其是淮右如果在未來的吳地之亂中得益的話,那么淮右的實力就會膨脹到一個令人憂慮的地步。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