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節 聰明人-《烽皇》
第(1/3)頁
“禮成!”
喧囂一時的宅院終于慢慢安靜下來,江烽站在宅院門口,和慢慢散去的諸將一一道別。
簡單而熱鬧的儀式,實際上已經有些出格了。
按照這個時代的納妾現狀,絕大多數大戶人家在納妾時甚至就沒有什么儀式,甚至可能連一頓飯都會局限于家眷親屬中,而外人頂多也就是純粹禮節上的恭賀一下。
不過江烽不太在意這一點,對于他來說,畢竟要承擔起兩個女人的一生,他覺得再怎么也應該給對方一個必要的禮遇,所以也才有了今日的這個儀式。
自晚唐以來,隨著戰亂紛爭不止,各地的日常禮儀都已經出現了崩散的趨勢,而流民四處游蕩落腳定居,也使得各地不同的風俗習慣開始混雜,所以在娶妻納妾這一方面的風俗儀式也都各不相同了。
河朔和中原,中原和江淮,江淮和吳越,吳越和荊襄,荊襄和兩川,相隔千里之地,那風俗習慣便有差異,加上大批胡人、異族的進入,更是帶來了諸多的習俗變革,所以對于在這個亂世生存的人們來說,很多東西就沒有那么多計較了。
本身江烽就是一個不太講究這方面俗禮之人,加上坐在了這個位子上,他就是想怎么做,只要不是違背倫理道德,自然就不會有人來指責不妥。
更何況像納妾這種事情,很大程度也就是主君個人事宜,對一直憂心江烽子嗣的下屬們來說,他們甚至早就期望江烽能娶妻納妾,早生子嗣,安定民心了,所以對江烽略微出格的舉動也毫不在意,誰愿意在這種事情上去拂逆了主君的心意?
送走了最后離開的陳蔚,江烽掩上門,略有所思。
陳蔚的長安之行不算太完美,當然也有收獲。
這本來就是一個溝通之旅,最主要的還是要獲得長安的理解,為下一步淮右的動作先行做好鋪墊。
長安現在對淮右的態度也是有些復雜而矛盾的了,隨著江烽驟然將壽州拿下,讓這個光澮壽防御守捉使一職變得名副其實,長安就有些糾結了。
原來之所以將壽州名義給了江烽,就是覺得江烽沒有那份實力能一下子拿下壽州,弄不好就會在壽州爭奪戰上陷入泥潭,但是未曾想到江烽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下壽州,一舉統一了淮右,其實力猛然上了一個臺階,甚至隱隱有了強藩的氣勢,這就讓長安心里打鼓了。
對于長安來說,任何一個強大起來的藩閥都是不符合其利益的,他們希望見到的是實力均衡的,相互牽制的一個局面,這樣才能讓占據正朔之利的長安在其中游刃有余的來翻云覆雨。
雖然江烽距離淮北、南陽、吳、越這些藩閥尚有一定距離,甚至比起河朔三鎮來可能都還差些火候,但是毫無疑問淮右已經具備了一個強藩的雛形了,與鄂黃、鎮南、襄陽這一類的藩閥可以比肩了。
這樣一個新晉藩閥,交惡肯定是長安不愿意見到的,尤其是淮右對長安還甚是恭敬,甚至還接受了長安的人選,到光州擔任刺史和長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