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節 亂,亂,亂!-《烽皇》
第(2/3)頁
江烽從來沒有真正或者完整的闡述過他內心的想法,在梅況看來,這種局面不會太長久了。
之前是因為淮右勢力還不夠強,但一旦淮右能在吳地爭奪戰中有所斬獲,比如拿下了廬濠二州,那么淮右就真的具備了稱雄一方的實力了,到時候江烽要想讓諸將歸心,要想吸引招攬更多的武將文臣來歸附投效,要想獲得更多的人支持,那么他就必須要闡明自己的心胸抱負,勾畫未來的愿景,只有這樣才能讓這些追隨他的文臣武將以及既得利益階層為之賣命。
梅況是個很理性的人,他從來不相信個人感情能夠替代什么,一個大家族的存亡利益遠勝于個人私交感情,所以梅田兩家哪怕之前對江烽再是抵觸敵視反感,但是在家族存亡和利益得失面前,梅田兩家仍然要義無反顧的追隨其共進退。
同樣他希望梁贊也能看明白這一點,淮北已經沒落了,時家事實上已經無力捍衛這塊土地了,或許現在說這些條件還不太成熟,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梅況相信梁贊能夠看得清楚形勢,日后何去何從還很值得期待。
所以他希望通過這一次梁贊的合作來建立起一份更為結實的情誼,也讓梁贊對淮右的實力有一個更直觀的了解,這有助于日后的更進一步合作。
“瓚之,我會馬上飛鴿傳書給主君大人,希望能夠有一個好結果,不過瓚之,你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這上邊,徐州軍即將趕到,你需要和徐州軍方面協調好如何一戰,我們淮右軍居于從屬地位,但請放心,打仗,我們不會后人!”梅況毅然道。
****************************************************************
景泰五年一月廿九,徐知誥正式更名為李昪,并宣布討伐楊溥和徐知詢。
東海左廂軍隨即從丹徒渡江,原本徐知詢控制下的兩軍吳國水軍倒戈投降了李昪,東海軍聲勢大盛,加上鎮海左廂軍,李昪大軍水陸并進,勢如破竹。
二月初七,李昪下令將在楚州駐扎的三萬楚州軍正式更名為海陵軍,由其子李璟出任海陵軍節度使,負責楚州和揚州防務。
而他自己則親自率領東海左廂軍、鎮海左廂軍以及水軍五軍,在勾驪山一線擊潰徐知詢率領的鎮海右廂軍大部,乘勢發起猛攻,一路偏師攻克延陵,主力大軍于二月十三攻克句容。
二月十五,楊溥逃回合肥,向全吳發布命令,下令討逆,同時召集忠正軍和德勝軍,命令仍然聽從于他命令的廬濠和滁四周鄉紳組建州軍,同力剿逆。
二月廿一,李昪親率東海軍主力攻入江寧,徐知詢狼狽逃竄,逃往宣州,他控制下的鎮海右軍嘩變倒向李昪,潤州這一要地落入李昪手中。
二月廿二,越王錢元瓘發布命令,召集諸軍,進行戰爭準備。
二月廿八,意氣風發的李昪命令南北兩路大軍齊頭并進,同時攻入和滁二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