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節(jié) 請懸頭于門-《烽皇》
第(3/3)頁
蔡州軍進城很快,但他們意圖從北門出城偷襲的目的卻只有一半得逞。
梁贊在發(fā)現(xiàn)情況不對的時候就派出了自己貼身親衛(wèi)出城通知顧華,他很清楚牙軍雖然能一搏,但是群龍無首之下卻無法擋住蔡州軍,而顧華在城外,也許還有一線生機。
蔡州軍在魯桐的配合下發(fā)動了對尚云流大營的襲擊,這一戰(zhàn)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本來尚云流對潁州軍就有些敵意,所以效果不算很好,但是隨后在蔡州軍和潁州軍的夾擊之下,尚云流應對失措,與蔡州軍陷入了苦戰(zhàn)。
而顧華則在得到了梁贊的報警之后,直接提前撤退,撤向了東門,這是梁贊的交代,讓顧華直接投奔淮右,連亳州都別去了。
王邈率軍沿著南門而入,將諸軍分成了兩路,許子清、張越一路,羅鄴、張寅一路,約好沿著南門向北,若是遭遇蔡州軍根據(jù)情況而來確定戰(zhàn)術(shù),同時要主動招募那些被蔡州軍擊潰的牙軍到淮右,但是最終約定到東門匯合,盡可能的讓士紳百姓逃離潁州城。
兩路軍隊都在路上遭遇了蔡州軍,并展開了激烈的巷戰(zhàn)。
“左翼突擊,擊潰對方,繞行到后邊夾擊!”
羅鄴其實并不擅長巷戰(zhàn)這種近距離的接戰(zhàn),長期在盧龍那邊與沙陀人、吐谷渾人和契丹人交鋒,使得盧龍軍練就了一份在野外與那些騎軍為主的外族大軍浪戰(zhàn)的實力,但是這份實力一進入巷戰(zhàn)之后,就顯得有些生硬了。
羅鄴也意識到了這一點,這大概也是王邈希望盧龍軍能夠迅速適應淮右體系而讓自己率軍進城一戰(zhàn)的原因吧,畢竟在江淮這邊攻城戰(zhàn)和入城戰(zhàn)恐怕都是每一站不可避免的,盧龍軍需要學會適應。
好在盧龍軍這么多年來與沙陀人交鋒練就的強悍作風仍在,面對敵人半步不退,強弓硬馬,也讓首次遭遇盧龍軍的蔡州軍也感到些許不適。
而在巷戰(zhàn)中,很多時候兵力優(yōu)勢也無法顯現(xiàn)出來,而更為鐵血強硬的一方往往能在氣勢上更具優(yōu)勢,這恰恰是盧龍軍的強項。
刀槍爭鳴,箭矢如雨,圍繞著汝陰城的這場大戰(zhàn)迅速演變?yōu)榛鞈?zhàn),魯桐軍對牙軍之戰(zhàn),蔡州軍與淮右軍之戰(zhàn),在這座古城中點燃了一個有一個的熱血爆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