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節 輕敵的代價-《烽皇》
第(2/3)頁
當又有兩臺大車被擊毀,更多的騎兵開始涌入缺口時,黃安錦幾乎是從肺腑中發出怒吼:“放!”
一百具雷火管第一時間就噴吐出火彈,連續三發式的次第發射,猶如三重火網一般密密麻麻的傾瀉而出,正在瘋狂涌入的感化軍騎兵幾乎是在毫無防備之下就被這一遭打擊給打懵了。
雷火管其實和火龍炮的原理有些相似,只不過在規格上縮小了許多。
長不足五尺,粗不過手臂,采取填裝式火彈,然后以術法引力控制,使用時只需要以金屬撞擊力引發術法之力啟動,即可推動火彈發出,然后火彈出管之后因為摩擦燃燒起火。
由于火彈的材質極為特殊,并用火性術法進行加工,一旦燃燒極為猛烈,很難撲滅。
而且火彈自身一旦燃燒會釋放出許多灰燼,而灰燼亦會燃燒一段時間,所以一旦被灰燼沾上,也會導致被沾上的任何物件燃燒,十分可怖。
只不過雷火管也有弊端,那就是一次可以填充三發,而一次也會連續噴發三發,但噴發完之后,雷火管幾乎就成了一根廢品,需要采取專用的填充方式花費不少時間才能實現填充,而且填充工藝也十分復雜,所以在一場戰事中幾乎就是一次性使用。
但就這一次使用已經足夠了。
洶涌而至的火彈就像是三堵火墻次第襲至。
人和馬,慘叫連連,瘋狂灼燒,一下子讓整個缺口處這方圓幾十步內變成一個火窟。
后續跟進來不及停步的騎兵撞了進來,挨著就燃,沾著就燒,根本無法擺脫這種四處飛散的灰燼,頓時變成一具具火人火馬,跌跌撞撞的四處奔逃。
“千張弩,第一輪,射!”
黃安錦面色發紅,但是語氣卻仍然平靜,冷靜的下達命令。
千張弩和普通強弩不同,他是一具類似于西方豎琴模樣的工具弩,背后有一個支架,讓弩身可以立起,而每一具弩都有十余個發射機簧,弩矢鑲嵌其中,每一次扭動機括,便可發射出十余枚弩矢。
只不過這種弩矢很小,僅有一尺長短,而且細若筷頭,射程就更短,攻擊距離僅能達到五十步,與強弩相比相差甚遠。
但它的優勢就是一次能發射十余枚弩矢,而且采取轉輪式裝填弩矢,弩體下方有一具專用弩匣,操縱士兵只需要絞動轉盤,便可源源不斷的將弩矢自動裝填上機簧裝置中,每一次發射間隙時間不過區區幾息。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典型用于近戰的密集型打擊武器,射程雖然很短,但是卻尤其適合在防御陣型中對付密集沖鋒的士卒,這一次恰巧就派上了用場。
截止到目前隸屬于道藏所的材官所也只生產出了不到三百具這種千張弩,就全部裝車準備在徐州之戰中一用。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