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節 決斷-《烽皇》
第(1/3)頁
袁無為從臨渙一出兵,袁懷慶就有些心神不寧。
袁懷慶需要留守譙縣,亳州局面還很不穩定,幾乎各地都出現了對抗袁家的跡象,對于這種情況,蔡州軍還不能一概而論,也不敢輕易鎮壓,還得要分門別類的對待。
軟硬兼施,分化瓦解,示之以威,授之以利,諸般種種,起到了一些效果,但是這還需要時間,這也是袁懷慶不愿意插手徐州的的主要原因。
沒有半年到一年,亳州局面不會平靜下來,這是袁懷慶的判斷,袁家在這邊的根基不牢,而且之前所作的工作不足,這也是導致蔡州軍在這邊舉步維艱的一大主因。
袁懷慶知道淮右方面在這上邊就比蔡州做得好得多。
不過擔心也好,懷疑也好,最終袁懷慶還是妥協了。
授權袁無為帶領一軍騎兵三軍步軍一萬人增援徐州,目的只有一個,阻止淮右軍占領徐州。
但對于蔡州軍來說,要湊齊足夠的兵力,也讓袁懷慶是愁白了頭。
兵力少了,無濟于事,兵力抽多了,亳州局面也許就要惡化,這些該是的淮北士紳不知道為什么對袁氏如此仇視,這讓袁懷慶也很有些好奇江烽這廝為何能在廬濠二州如此輕松的站穩腳跟。
照理說以江烽的出身,廬濠二州的士紳應當更為反感才對,但為何江烽就敢就地收編楊吳的舊部,還大模大樣的將其用于征伐徐州了。
但是袁無為的話不無道理,一旦江烽輕松拿下徐州,絕對是袁家的一個災難,屆時恐怕亳州就會馬上面臨著巨大壓力,而亳州內部的那些本來對袁氏就敵視的士紳,只怕就更要鬧騰不已了,此風不能漲,最好的辦法就是讓淮右陷入徐州泥潭,卻無法得手,拖死這個胃口奇大的家伙。
推開窗戶,陽光明媚,院墻粉壁刺得人眼睛都有些晃,水井上一個仆役正在打水,后門上的兩名軍士正警惕的觀察著四周。
雖然譙縣已經在袁軍手上有些時日了,但是哪怕是縣城里,仍然會有一些治安事件的發生,他這個潁亳團練使的身份一樣不好使。
這里是譙縣縣城中最幽靜的所在,袁懷慶很喜歡這里。
作為潁亳團練使,袁懷慶并沒有去搶刺史府,而是選擇了一座早已逃往他處的鹽商大宅,作為潁亳團練使府的所在。
鹽商的大宅自然是很講究的,后花園,花廳,單憑放在這茶幾上的對于黃釉大瓶,袁懷慶就知道不會低于三十金,足見這些鹽商的奢靡。
據說這是壽州窯所產,想到這里袁懷慶就忍不住嘆了一口氣。
壽州窯遠近聞名,但是據說已經湮沒了十幾年了,不知道為何在江烽占領壽州之后,這壽州窯卻又重啟了,而且產量據說一直在增長。
長安的波斯胡商以戰馬供給換取了壽州窯的專賣特權,連粟特商人都插不上手。
壽州窯,糧倉,波斯胡商,這大概就是江烽能夠在這么短時間內就在淮右站穩腳跟的幾大因素吧。
沒有壽州這座糧倉,淮右軍根本就沒有能力北上徐州,甚至連攻伐廬濠都夠嗆,但就是憑借著這兩年糧食上的底氣,才讓江烽有了勃勃野心。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