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節 先進-《烽皇》
第(1/3)頁
“郡公的意思是屆時淮右會拿出能讓我們信服的東西?”安重喜忍不住問道。
康、曹、安這是昭武九姓中三大姓,而且三姓也一直是粟特商人中最顯赫的三姓,在粟特商人群體中,也分為一些小群體,但粟特商人這種小群體之分主要是以經營類別而來,同時亦有相互交織。
比如曹姓粟特商人主要是馬匹販賣為主,而康姓粟特商人則是以瓷器、絲綢販運為主,而安姓族人中則是借貸為主要生意。
康姓粟特商人本來一直希望能夠打開淮右(武寧)的瓷窯,但是瓷窯卻被波斯胡商壟斷,這讓他一直引以為憾。
隨著北方形勢日益緊張,北方的多處窯爐都已經停產,而越地閩地的窯爐大多被大食胡商壟斷,他們粟特商人也插不進手,潭岳那邊的瓷窯則被本地士紳把持,他們也多番努力,依然沒有多少進展,所以最終他們還是把目光回到了淮右,希望壽州窯在擴大規模的情況下,能夠適當考慮粟特商人。
曹姓粟特商人的目的已經達到,就是為淮右(武寧)軍提供戰馬和牲畜,康國英這邊卻沒有多少進展,但隨著廬州、濠州納入淮右,廬州濠州的絲織行業也會重新恢復起來,這也是康國英所期待的的,而安重喜則更側重于如何能與不斷擴張的淮右(武寧)軍達成更緊密的合作關系,只要淮右(能夠)提供更多的商品貨物渠道,他當然不吝于向淮右(武寧)提供更多的錢銀貸款,這本來也就是生意。
“呵呵,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吧?!苯橐矝]有隱瞞的意思,“不過現在說這個為時過早,我說了大家也不會相信,我只是希望諸位按照這個方案來準備,屆時江某總要拿出讓大家信服的東西來才行?!?
“既是如此,那我們就按照郡公的意見去辦就是了?!比齻€粟特商人交換了一下眼神,曹居石略作沉吟便應承下來:“三月之內我們會陸續將八千匹良馬送到宿城,到時候請郡公安排人接受就是?!?
*****************************************************
接見終于散了,幾名粟特商人回到會館。
這里也是粟特商人原來在徐州一處落腳處。
三大胡商集團都在各個大城市中設有會館,以方便生意往來的洽談和聯絡。
粟特商人現在已經在淮右(武寧)的壽州、徐州以及廬州都建立有會館,無論是從事什么生意,只要是粟特商人,都能夠在這里得到最快的消息傳遞和生意支持,貨物的運輸、存儲,資金的借貸,甚至包括與地方官府的疏通聯系,商人之間的糾紛調解仲裁,都會選擇這里。
“看這位郡公大人似乎胸有成竹,莫非這位郡公大人還真有什么秘而未宣的新東西拿出來?”
康國英一直在念念不忘壽州窯,雖然綢緞也是他們康姓的一大生意,但是這年頭瓷器運到西北利潤太高,所以沒有人愿意放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