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節 技術-《烽皇》
第(2/3)頁
“嗨,我喜歡干這個。”羅真翻著白眼,不無感慨的道:“也不知道二郎你怎地就有七巧玲瓏心還是咋地,怎么就能琢磨出這么多道道兒來?平素我也從未見過你在這方面有啥研究啊?”
江烽打了個哈哈,“天縱奇才這個詞兒沒聽說過么?有時候有些人天生就是來為你們這些凡夫俗子指點明燈的,怎么樣,是不是覺得一語點醒夢中人?”
羅真老老實實點點頭,“的確,你說的用采取密封煉制的方式來把石炭煉化,嗯,叫啥,精炭,的確效果不一般,煉制鐵水,不但溫度高,出水速度快,更為關鍵的是鐵的質量特別好,幾乎可以直接使用了,再不用百煉錘打,稱得上是好鋼了,道藏所那些人還在試驗火術,他們準備加強火性術法,然后將精炭與一些輔助材料結合來煅燒,據說火焰溫度會更高,練出來的鐵水質量更好。”
江烽摩挲著下頜,“那銳金堂的人考慮過將一些其他礦石加入進去進行煅燒冶煉了么?我記得我和他們提起過。”
“他們試驗過了,有一些好像效果不錯,有些沒反應,他們說這可能需要一個長期的實驗過程,還有加入多少,什么時候加入,都有講究,很復雜很麻煩的。”羅真搖搖頭,似乎也是有些煩惱,“還有這個冶煉爐的問題,你只給我說了一個大概的原理,具體怎么設計出來,還要琢磨一陣去了,不過有了方向,我覺得應該會有突破,反正有現成的夫子,不缺人,就是多試驗幾次罷了。”
“不急,摻入其他礦石混燒的問題可以慢慢來,本來也就是一個長期過程,不過冶煉爐的問題你們要抓緊,三個月后我就要見到成果,我有大用。”
江烽不得不承認文科狗在這方面就是短板了。
換個搞這一行,起碼也明白如何簡單的設計指點,起碼都能少走多少彎路,可自己這個文科狗,就真的只知道一個大概原理,其他就是兩眼一抹黑。
好在這個時代的術法師們和匠師們比自己想象的還要厲害一些,尤其是在自己為他們提供了一些路線指引之后,摸索起來速度還是很快,更為重要的是不缺人,不缺物資,這就為他們這些“科學”狂人們的研究提供了很大助力,進度也很快。
“三個月?是不是太快了一些?”羅真皺起眉頭,“你有大用?就算是試驗成功,建起一兩個爐子,但是要真正鋪開來,起碼也得一兩年時間吧?建一個爐子都得要耗費不少,而且看樣子你肯定不知建十個八個那么簡單,那得要多少錢銀?另外現在人手都是熟手,干一個兩個還行,但如果你要建上幾十個,那所需要的熟手數量太大,根本沒有那么多,生手弄不好就得要出事兒,……”
羅真所說的江烽自然都明白,他也沒有指望三五個月就能把徐州建成一個大型的冶煉基地,他需要的是一兩座能夠成功煉出合格鐵水的爐子,讓粟特商人見識見識,讓他們對下一步的投入放心,愿意把更多的錢銀投入到自己身上。
三大胡商,只要成功的把波斯胡商和粟特商人捆綁在自己的戰車上,那么自己未來的征伐道路就會要平坦許多,他們清楚一旦自己失敗,也許他們的投入就會打水漂。
江烽甚至還在琢磨,有朝一日拿下揚州,那么以大食胡商為主的海商群體,將會是自己另外一個可以拉進來的“伙伴”。
海商的實力并不比粟特商人遜色多少,尤其是在揚州、泉州、廣州這些地方,更是壓倒一切。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