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節(jié) 終于要來了-《烽皇》
第(3/3)頁
但是他們卻潰散得如此之快,敗得如此之慘,讓周圍一眾藩閥都是目瞪口呆,不敢置信。
看起來梁軍似乎不值一提了,但是像袁懷河這些深知內(nèi)情的人才知道并非如此。
梁軍如果依然是那支梁軍,那么真的不足慮,但是一旦他們被徐州軍武裝起來,更換了指揮體系和保障機制,那么就截然兩樣了,或許在磨合適應期中,戰(zhàn)斗力會受到一些影響,但是只需要打上一兩仗,他們立馬就會凝結成型,變成一只讓人可畏的強軍。
這一點,袁懷河確信無疑,蓋因一少部分歸降了蔡州的梁軍就是如此,袁懷河不相信徐州軍會意識不到這一點。
袁懷河還是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手中兵力的不足,地盤太大了,有些地方可放棄不守,但是有些要害之地你卻不能不派兵防御。
像蔡州老家,像亳州第一線,像自己現(xiàn)在站著的宋州,你能不派兵么?不派兵,徐州一支偏師就能攻城略地,深入腹地,自己敢和徐州這么拼消耗么?自己拼不起啊。
可這一分兵,就捉襟見肘了,明知道宋城肯定是徐州軍必奪之地,但自己也不可能為了守宋城就放棄亳州,否則徐州軍揮兵直入,一舉奪下潁亳,那袁家還剩什么?一夜回到從前,還拿什么和徐州軍拼?
心有余而力不足啊,雖然袁氏在培養(yǎng)家族子弟上頗有成效,但是畢竟一個家族的人才要撐起這樣龐大一個地盤很顯然還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哪怕是拉上了趙、薛、何三家,仍然遠遠不夠。
相比之下,徐州政權在人才的選拔任用上卻是毫無限制約束,甚至大量提拔使用降將降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徐州也就是最早的淮右政權從一開始就不是依靠某一個或者某幾個家族,而是從外來吸納人才,最早的光澮本地和大梁閑散人才,到后來就開始進入快車道之后的淮南人才,徐州和兗鄆人才,乃至現(xiàn)在的平盧人才都大舉進入了徐州體系內(nèi)。
袁懷河也不是沒有考慮過這一點想要效仿徐州,但是他很快就放棄了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
現(xiàn)在蔡州政權就是是建立在以袁氏家族為根基趙薛何三家為枝干的這一體系上的,連當初何家進入這一體系都引起了袁趙薛三家的一些反彈。
利益就那么多,如何分配本來就充滿矛盾,你現(xiàn)在還要引入其他人來,這就是要立馬引起內(nèi)訌內(nèi)亂的先兆,所以至少目前蔡州還無法做到,只能在形勢穩(wěn)定,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前提下再來進行分配,但看起來周圍的沙陀人和徐州都不會給自己這個時間了。
想到這里,袁懷河也不禁暗自嘆息。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