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節(jié) 破城(2)-《烽皇》
第(1/3)頁
袁懷河目光復雜的注視著依然處于激戰(zhàn)狀態(tài)下的東面城墻和北面城墻,一時間有些失神。
大火,濃煙,吶喊聲,沖城車撞擊城門的巨響,城墻倒塌的震動,這一切就像是幻滅的場景。
袁懷河可以清楚的看到徐州軍的攻勢越來越兇猛,尤其是看到了兩個小天位強者率先登城發(fā)起強攻,絲毫不懼術法強弩對其的威脅時,他就知道徐州軍這是要一戰(zhàn)而下了。
當小天位強者都不懼自身生死而親臨一線時,只有兩種可能,一是情況惡劣到只能靠小天位強者自身武力來殊死一搏了,另外一種就是戰(zhàn)事已經(jīng)到了需要一擊必殺的關鍵時候了,而對于徐州軍來說,現(xiàn)在的情形顯然屬于后者。
兩個小天位強者帶來的突破如滾湯沃雪,所到之處幾乎是一觸即潰,本身士氣就已經(jīng)處于下風的蔡州軍哪怕是依托城防設施,也一樣瀕臨崩潰。
除了術法強弩和術法武器外,其他手段根本對小天位強者無效,而術法武器也必須要宗師級的術法武器才能對其構成威脅,而這等情況又能堅持多久?
守不住了,這一點其實在袁無為戰(zhàn)死時他就已經(jīng)意識到了。
這個時候他才意識到蔡州要想守住宋城的想法是多么的天真幼稚,江烽甚至把原來準備奪取河朔的河朔軍都全軍抽調(diào)下來打宋城,足以說明他對這一戰(zhàn)的志在必得,可自己卻把希望寄托在了虛無縹緲的沙陀人的突擊上。
沙陀人至今尚未打入方城關,還和南陽軍在伏牛山——方城山北麓激戰(zhàn),這讓袁懷河簡直無法理解。
那幫在打大梁時勢如破竹氣勢如虹的沙陀鐵騎到哪里去了?南陽軍什么時候變得如此強悍難纏了,甚至比大梁軍更頑強?
再不愿意承認,袁懷河也清楚大勢已去了,現(xiàn)在他需要考慮如何來最大限度的保存自身力量。
如果說現(xiàn)在徐州愿意接受袁氏的歸附,袁懷河甚至愿意向江烽表示臣服,但他也很清楚,此時的江烽恐怕不會給袁家任何喘息的機會,只能是投降,而不可能獲得像尚云溪、朱茂那樣的待遇了。
“家主?!”旁邊的衛(wèi)士焦急的道。
袁懷河有些疲憊的擺擺手,制止了對方的話,局勢無可挽轉,現(xiàn)在該如何應對?
城中還有數(shù)千兵馬,但是被纏在兩邊城墻上還有大量的士卒,如果在不作出決斷,那就真的只有全軍覆滅這一個結局了。
西城門還控制在蔡州軍手中,斥候反饋回來的消息也稱從宋城到寧陵和柘城這一線并沒有發(fā)現(xiàn)敵軍的埋伏,而城外蔡州騎軍也是一直保持著待命狀態(tài),但這一切看起來如此平和的局面往往就蘊藏著更大的殺機,圍三闕一,難道徐州軍是真的打算放蔡州軍一馬么?
顯然不可能,之所以制造出這等局面,就是迫使蔡州軍退出宋城向西逃竄,而這個時候他們才可以好整以暇的催動騎兵大軍一路掩殺而來,而那個時候的蔡州軍根本就不可能組織起抵抗。
但留在城內(nèi)又能如何?
徐州軍的兵力優(yōu)勢太大了,一旦入城,哪怕是打巷戰(zhàn),其最終結果也是全軍覆滅,不會有第二個結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