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節 揣摩-《烽皇》
第(2/3)頁
“還沒有反應,但袁軍已經開始撤離泌陽和方城,收縮回了西平,他們連吳房都放棄了。”崔尚搖搖頭。
“何苦來哉?沙陀人可真是做得出來啊,這樣一條忠犬,說放棄就放棄了。”江烽也是搖搖頭。
沙陀人如愿以償的打下了南陽,劉同與劉翰不知所蹤,但毫無疑問,南陽劉同一脈已經完蛋。
雖然在內鄉、均州那邊還有劉同的余部在抵抗,但是已經無關大局,從目前沙陀人的意圖來看,奪下南陽府,攫取了南陽劉氏積蓄百年的資材錢糧,才是最大的目的,江烽甚至感覺沙陀人對南陽府本身的興趣都不是很大。
或許袁氏就是看到了這一點,才想要孤注一擲,覺得既然沙陀人無意南方地區,那么如果成為沙陀人的忠犬,他們或許可以從沙陀人那里得到整個南陽盆地?
如果能夠得到南陽盆地,日后再拿下申安蘄黃諸州,沒準兒袁氏還真的能有機會成為新霸主。
只可惜想象很美好,現實卻很殘酷,拿下泌州的確給了劉同以重擊,對劉同的軍心士氣打擊不小,但是蔡州軍過高的估計了自己的實力,也小瞧了自己的決斷力,其結果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從現在看來,沙陀人似乎還沒有做好與我們全面開戰的準備,或者說李存厚還沒有下這個決心。”崔尚進一步道:“蕭家已經接受了我們告誡,他們同意取得隋州之后,保持中立。”
“那穰縣那邊呢?”江烽反問道。
“蕭氏對南陽還有覬覦之心,他們可能也覺察到了沙陀人對南面氣候的畏懼。”崔尚解釋道:“這一次沙陀人雖然打下了南陽,但是他們的損失也不小,主要是時疫給他們帶來的非戰斗減員,所以在拿下南陽之后,他們根本不愿意在南下一步,穰縣、菊潭、新城、內鄉、新野這幾個縣,他們也都只是派出了騎兵草草劫掠了一番就退回了南陽。”
“可是隨著氣候轉冷,他們應該會逐漸適應這邊的冬天。”江烽仍然還是有些不放心。
“大王,不僅僅是氣候,還包括地形、水土以及飲食等等,這些胡人大多沒有在南方呆過,甚至像郭氏五子率領的河東步兵,一樣無法適應這邊的水土,病倒不少,已經發現大批減員士兵開始北返河南。”崔尚知道江烽在擔心什么。
整個徐州都在判斷沙陀人的戰意,也就是他們與徐州馬上火拼甚至大戰的可能性。
進入秋季,往往就是北方胡人最活躍的季節,也是胡人鐵騎戰力最能發揮的時候,雖然不擔心南陽這邊,但是從濮州、曹州到宋州、陳州這一線的風險就無限加大了。
更讓江烽擔心的是如果沙陀人真要不惜代價的硬挺蔡州一把,真要把袁氏滅不了,那日后只怕這個打不死的小強還要膈應自己,這是他不愿意見到的。
打蛇不死反受其害,這個道理他還是明白的。
現在袁軍已經全面縮回到了蔡州境內,汝陽、上蔡、郾城、西平四個縣,西平駐軍很少,可以忽略不計,但那里距離有晉軍的許州太近了,無論是已經控制了朗山和真陽的南陽劉墉部,還是徐州軍都不可能踏足那邊,對于江烽來說,就是要徹底殲滅汝陽和上蔡的袁軍,只要拿下這兩城,把袁軍徹底殲滅,哪怕這蔡州他送給沙陀人或者劉墉都可以,日后有的是機會拿回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