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師徒-《從葉問開始的諸天》
第(1/3)頁
幸福里,一片破敗的房屋連綿不絕。
這里是整個津門最大的貧民窟,許多窮苦百姓都居住在這里。
環境自然是臟亂差。
走在泥濘的小道上,四處一片清冷,偶爾有行人路過,一個個看起來也是面黃肌瘦,骨瘦嶙峋。
當然這里治安也非常差,有破舊小屋外,經常有陌生男子出入,門外蹲著一個身材瘦弱的漢子,低眉順眼,不時還對進入的男子露出笑容。
這是家庭式妓館,妻女在屋內接客,自家男人在外面攬客。
這種一般都是家里男人喪失了勞動能力,或者好吃懶做,為了生計只能如此。
人總歸要有一個活法。
在貧民窟這種館子不少,眾所周知,心照不宣。
當然還有一些癮君子沒錢去煙館,就在這里吞云吐霧,一個個好似病入膏肓,為了吸兩口,家破人亡。
還有一些人得過且過,弄點錢除了吃喝就往賭坊跑,想要博個希望,想要以此翻盤。
殊不知,十賭九騙,最后輸個精光,賣兒賣女。
世風日下,彼時的津門僅僅是租界就有五國之多,國內外的勢力錯綜復雜。
實業興旺,富人許多在租界居住,安全也能得到保障。
但窮苦百姓卻生活艱苦,社會地位很低,沒有人權。
落后就要挨打,這是更古不變的道理。
整個津門看起來一片欣欣向榮,歌舞升平。
但這只是表象,粉飾太平而已,真正的津門百姓生活如何,只有在貧民窟才能看得出來。
從貧民窟這群人身上,李牧清晰的看出津門百姓真正的生活狀態。
煙毒泛濫,妓館盛行,賭博成風,這一幕幕更能折射出民國社會的病態,已經爛到了骨子里。
李牧在貧民窟隨意走動了一圈,發現一些身穿破爛衣衫的孩童,他們不少人斷手斷腳,被人販子控制,成為沿街乞討的工具。
亂世之下,能活命就不錯了。
幸福里深處,一處破敗的小院內。
兩間青瓦房上長滿了藤蔓,顯得斑駁古老。
院子里種了一棵桂花樹,此時正是桂花飄香的季節,滿園清香,醉人心脾。
房間內,李牧卷起滕婉秋的褲腳,拿出秘制金瘡藥為其涂抹。
同時,暗勁運轉,輕輕幫助小丫頭按摩,活血化瘀,消除隱患。
一股暖流在腳踝處流動,滕婉秋能明顯感到自己的傷勢在好轉。
看著眼前正專心為自己治療傷勢的李牧,滕婉秋鼻頭一酸,豆大的淚珠竟然從眼眶中流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