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從某種層面上來說,玉鼎真人是楊戩一家的恩人。 沒有玉鼎真人,也就沒有楊戩的今日。 如果那一日,玉鼎真人沒有出手相助救下年幼的楊戩,那楊戩可能也不會有活命的機會。 楊戩的兒子楊傲辰更不會有來到這個世上的機會,又何談父子相認呢? 如果沒有玉鼎真人相助,楊戩的兄長楊蛟可能永遠都沒有人會為他主持公道,更不會有手刃仇人的機會。 那一年的上元佳節,玉鼎真人曾許了三個愿望。 一愿,三界祥和,蒼生無慮,海晏河清,朗朗乾坤。 二愿,頑徒楊戩平安無恙,心想事成,一切順遂,笑口常開,再無煩惱。 三愿,徒孫楊戩之子,楊氏傲辰一帆風順,達成所愿,早遇良人,恩愛和睦,幸福相守,盡享天倫之樂。 這三個愿望,每一個,都和玉鼎真人沒有關系,他的心里一直想的都是別人,他成全了所有人,幫別人達成了心愿,可他似乎忘了自己的愿望。 玉鼎真人心中那僅存的執念就是自己刻骨銘心,愛而不得的感情。 為了那段感情,玉鼎真人險些賠上了自己的性命。 大丈夫何患無妻,或許這種為了感情而不顧一切的行為不被人看好,但是,有幾人不曾為了自己的感情瘋狂過呢? 放下,這兩個字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雖然放下兩個字加起來一共只有十一筆,但是真正放下來的分量有多重,也只有玉鼎真人自己知道。 選擇釋懷一段刻骨銘心的感情有多難,玉鼎真人為她不惜拔了兩次情根,只因那人不在,他就不再動情。 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醫。 癡情之人,又哪里只是玉鼎真人一個呢? 昆侖山上那位白發蒼蒼的老者又何嘗不是呢? 不為別離已腸斷,淚痕也滿舊衫青。 神仙也有無奈之處,并非刻意事事如愿。 無窮無盡的生命中并非是一切都能得償所愿。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換言之,能如愿的事情,有十之一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