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初見薛仁貴-《回唐朝當王爺》
第(2/3)頁
自己的親衛們,還要進行訓練,所以李恪首先就得招兵買馬,大量的雇傭人力。
從買進,制作,銷售,一律的雇傭附近的老百姓,健壯的貧苦百姓優先,每個勞力每月一貫錢的月奉。
招募的人員在親衛隊的指揮下,將近半個月的時間才把制鹽的工序,熟練掌握。
緩過勁來的李恪,派人專門給李二送去了倆車,自己制作出來的鹽巴,和自己運往京城,販賣鹽巴的商隊,同時出發。
與此同時,侯佩玉的奏章也向長安城出發,參奏蜀王不理益州軍政事務,全心制鹽,甚至耽誤親衛隊的訓練來制鹽,本末倒置。
并且把益州范圍內鹽價上漲,老百姓吃不起鹽巴,皆因蜀王李恪大力收購鹽巴的事情,也寫在了奏章上。
半個多月過去,親衛張三才,帶著河東薛氏的家主薛智庸和一個年方二八的少年,回到了蜀王府。
蜀王府內,李恪打量著年僅古稀,滿頭白發的薛智庸說道:“薛老年事如此之高,能不遠萬里趕來我蜀王府,本王真是不甚榮幸啊。”
薛智庸忙滿臉微笑的回到:“老朽和我河東薛氏,能得殿下如此美譽,真是三生有幸,哪怕跑斷老朽這倆條腿,也得來拜謝一下蜀王殿下的盛譽。”
彼此寒暄了一會,李恪言歸正傳的說道:“薛老先生,你河東薛氏掌握我大唐半數鹽田,不知年產幾何。”
薛智庸得意的伸出三個手指悠悠說道:“我薛氏一年產鹽能達三百萬石。”
李恪略一沉吟的說道:“本王欲吃下你這所有產量,你能給本王多大的優惠。”
薛智庸難以置信的看著李恪,如果眼前此人不是大唐蜀王的話,自己一定會認為其黃口小兒,講大話不怕崩掉大牙。
看著認真的李恪,震驚片刻就恢復過來的薛智庸,臉露難色的說道:
“殿下,老朽家族就靠鹽維持生計,勉強度日,殿下如果全要,老朽狠心做主,一斤九錢吧!”
面上還露出一種忍痛割愛之情,好像給了李恪很大的優惠似的。
李恪看著眼前的薛智庸,心中怒火頓生,眼前這老兒,根本就不把自己這蜀王放在眼里,當小孩一樣哄騙。
怒火沖天的說道:“大唐現在的鹽價為一斤十錢,本王問你全部拿下,省去你運往各地的人耗馬嚼,店面租金等,你的成本最少能省去三到四錢,你問本王要九錢,到底是何居心,你是覺的本王的刀不鋒利,還是覺得本王年幼可欺,奈何不得你河東薛氏。”
說著流露出一種不怒自威的霸氣。
薛智庸看著發怒的李恪,聽著其所說的話語,心中對李恪再不敢有半點歧視和欺瞞之心。
誠惶誠恐的說道:“蜀王殿下,老朽該死,都怪老朽一時財迷心竅,萬不敢欺王爺年幼啊!既然王爺全要,老朽再也不敢多貪分毫,每斤六錢售與王爺,再少的話,老朽就得傾家蕩產的陪進去了。”說著就老淚縱橫。
看著薛智庸把每斤鹽降成了六錢,李恪知道這已是其底線。
心中稍思片刻后說道:“好吧!那就以六錢一斤售與本王,你薛氏產的所有鹽,由你們按月運送到本王府上來,本王貨到付款。”
薛智庸看著決擇果斷的李恪,也是答應了下來,然后做好買賣文書后,欣然的離去。
看著薛智庸離去,平復了激動的內心后,李恪召見了張三才帶回來的那個二八少年。
雖說也是河東薛氏,但是眼前這個少年,身上卻穿著麻布粗衣,略顯壯碩的身材,一看就是種莊稼的好把式。
這就是以后鼎鼎有名的大唐名將,三箭定天山,長歌入漢關的薛仁貴。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