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說張桓楚來戰場,止馬而立。 南唐王觀之,曰:“小兒何人?” 張桓楚曰:“小爺張桓楚便是。” 二將催馬交戰,張桓楚抬槍便刺,槍指護心鏡來,燕王揮槍敲出,反刺張桓楚小腹,張桓楚抬槍欲擋,燕王回槍,復刺張桓楚護心鏡,張桓楚欲伸右手抓槍桿,燕王亦撤回槍,又刺張桓楚左肩,張桓楚側身躲避之,槍尖刺開左肩甲布一道口子,手臂劃出一道血痕,戰馬交錯,調馬復戰。 燕王搖槍來刺,白光一閃而至,戰桓楚抬槍擋之,戰馬交叉猶如雙銀環,交叉滾動,環繞輪轉。 燕王力大,槍法詭異,張桓楚謹慎應對。 正是: 日慘云冥啼嘯雨,風吼蒼穹舞九天。 櫻花凋零寸斷腸,喬松疏容度春秋。 二將未走,十個回合,燕王調馬截道而至,抬槍便刺,槍尖一閃,至小腹前,張桓楚揮槍擋之。 第二槍復至,指左脅而至,張桓楚抬槍讓之,燕王反手,使槍身抽擊,張桓楚后背,張桓楚躲避不及,滾落馬下,橫臥草地未起,燕王復至身刺,抬霸王槍,欲槍扎張桓楚心口,突聞一人大叫,曰:“燕王且慢!” 其聲如龍吟,震耳雷鳴。 燕王驚而觀之,一員黃袍大將至身前也,只見黃光灑落數尺外,七星八寶金龍盔,九宮八卦麒麟鎧,照耀九色彩虹,猶如人皇降世,天神落凡。 正陽觀燕王,九龍白金盔,麒麟銀龍甲,好似白虹貫日,龍王逢劫。 金光燦燦,白光閃閃,兩陣士卒視之,鴉雀無聲,空間靜止,當時英雄,戰場相見。 正是: 日月照耀麒麟殿,神龍戲珠鳳凰臺。 秋草黃葉金縷衣,白露晨霜千門雪。 此來者正陽也,恐張桓楚有失,隨后至也。張桓楚緩慢起身,提槍上馬,退出圈外立之。 燕王曰:“汝唐軍元帥正陽乎?” 正陽曰:“然也,久聞燕王槍法,天下第一,我慕燕王神槍久也。今日所見名不虛傳,正陽不才,來會也。” 燕南夢曰:“吾乃王侯,名門也,汝一介野兒,荒草異族,豈敢于本王齊名,稱之天下英雄也。” 正陽哈哈大笑,曰:“世間之事,非德不為尊,非禮而能存也。 正陽雖身長草莽之中,父母之命不敢違,忠賢之書未能棄,時時謹慎立行,恐有辱圣賢,得罪于天。吾觀燕王,不遵臣節,誅殺忠臣杜泊言。 此乃社稷滅亡之兆也。為今之勢,存亡乃一念之間,刀槍之光非吾所愿也,燕王深慮之。” 燕南夢大叫曰:“草芥昆蟲,焉能鳳凰齊鳴。本王乃天下第一英雄,燕南夢是也,爾豈敢辱我哉!” 燕王催馬來戰,正陽迎之,戰馬近之一丈之處,二人同時搖槍而刺,槍尖相撞于中,一聲輕響,戰馬受力,暫停片刻復奔走,交錯而出,出十丈,各自調馬,復會戰。 正陽抬槍刺燕王咽喉,金光一閃至身前,燕王揮槍擋,正陽第二槍刺前胸,第三槍刺小腹,第四槍刺右脅,第五槍刺后背,第六槍刺后腰,槍尖如毒蛇,連貫不斷,圍繞燕王全身要害而轉,燕王左右揮槍一一擋之。 戰馬交叉奔走,調馬復來,燕王搖槍刺正陽左肩、右肩、護心鏡、左脅、右脅、后背、細腰、正陽左右揮槍一一擋出。 正陽,燕王二人初遇強者,竭盡所學,演變槍法,槍尖閃光而至,五五二十五路奪命槍。 六六三十六路要命槍。七七四十九路喪命槍。八八六十四路度命槍。三三九九,八十一路絕命槍。上中下,四面八方,三百六十路,天羅地網。 槍尖隨身左右,玫瑰盛開,吐赤子之心;蘭花錠放,指君子之風。 黃金對白玉,冰清玉潔,富貴在天。 烈日對蒼穹,補天浴日,回光返照。 龍駒對玉馬,興云作雨,紫綠牡丹。 黃山起立,冰山崩塌,雷電交加,風云變色,群星灑落,宇宙搖搖,鳥獸遁走,士卒膽顫。 正是: 乾坤搖蕩日無光,風月浮沉天暗淡。 山河紛爭色漻漻,前途艱辛蒼茫茫。 兩國兵將停止廝殺、各自回軍,靜觀二人交戰,戰場塵土飛揚,難舍難分,來往交戰,五百回合,微分勝負。 唐營,徐美祖立竹臺觀戰,戰場昏暗,不見二人交戰,偶爾見,自塵霧中黃、白二人出,調馬、復入塵霧,徐美祖觀天色,金烏西墜,下令鳴金收兵。 戰場兩軍敲鑼,正陽、燕王自塵霧中分出,拉馬對持,觀二人面流大汗,塵土覆蓋,呼吸急促,瞪眼視彼此,燕王兩脅戰甲,纓絡扣均斷,甲布向兩側耷拉,戰馬出大汗,如水中游泳。 正陽曰:“天色已晚,難定勝負,明日再戰,燕王敢戰否?” 燕王曰:“汝若不懼死、早些出來。” 遂二人各自調馬回營,唐兵抬馬奎尸體,往大營回走。燕王走出兩箭之地,燕王拉馬停止,轉身觀正陽背影,一聲嘆氣,好似一身骨頭疼,突覺霸王槍,重了甚許,白玉馬行走,緩慢矣。 燕王抬頭看一眼藍天,復低頭前行,如此回首三次,入金陵城。 正陽出一陣之地,回首觀燕王背影,大笑曰:“男兒為將,遇此敵手,真乃一大快事。” 正陽入大營,徐美祖營入帥帳。 徐美祖曰:“二哥燕王何如?”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