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正陽曰:“吾于燕王死戰一日,未分勝負矣。” 張桓楚曰:“傳聞非虛,燕南夢真乃,勁敵也。” 正陽笑曰:“賢弟莫慮,燕王雖強,難逃吾手掌心,二日之內,可見分曉。” 日出東海,正陽領兵出營,燕王亦至戰場。 正陽曰:“今日可決雌雄也。” 燕王曰:“不分高地,絕不回城矣。” 二人飛馬相迎,舉槍交戰,刺要害,扎軟弱,尋縫隙,逐腹背。 平地起風,腳下升煙。 風云卷涌,天空飄雪。 上有千刃之峰,下有白丈之淵。 南望荊山,北盼乳海。 左江右湖,其樂無窮。 兩軍士卒,個守自陣,擊鼓敲鑼,為二將助威。 二人交戰至落日,來往大戰,八百回合,未分勝負,兩軍鳴金收兵。 二將呼吸急促,口干言語不順,屈指互相指點,曰:“明日,子,汝。” 約定在戰,收兵而歸。 詩曰: 二龍奪珠召風雨,楚漢相爭喚山河。 金光燦燦滿鳳亭,白雪皚皚覆后山。 七星八寶天地運,九宮八卦推命數。 秋蘭優雅芳菲兮,綠葉碧枝陳竽瑟。 三日,正陽、燕王復至,二將互相觀摩,省略言語,直取彼此,搖槍交戰。 冷刃奪目,良駒爭風。 見速度,賽耐力。 觀肢體之安,視血脈之和。 決耳目之靈敏,斷手腳之先后。 猛獸爪牙,雷霆霹靂,槍尖分化,眼冒金星,二將拼命,不死不休。 二將來往,三百回合,燕王漸漸,不敵正陽,年老氣衰,輾轉緩慢,胡須凌亂,喘息急促,已露敗相矣。 正陽調馬迎燕王來,上中下三路,連刺三槍,燕王揮霸王槍,一一擋之。 戰馬交叉,正陽搖刺脅下,燕王欲揮槍擋,正陽撤回長槍,復刺脊梁,燕王側身避之,不及,槍尖入其左肩,四指之深,燕王臥鞍而逃之。 正陽知燕王所騎良駒,追桿不及,止馬觀其背影,曰:“惜哉!英雄也。” 燕王敗入金陵城,燕曉天扶入王府,救治傷口,傳令左右,禁閉城門,不出戰也。 正陽候戰場,見金陵,城門關閉,無人出戰,收兵回營。 秋暮日落大江去,英雄末路鬢發白。 寒蟬愁霜輕衫薄,一寸柔腸芳恨晚。 唐兵大勝,徐美祖領諸將,迎正陽入帥帳,問戰事。 正陽曰:“燕王傷逃,閉城門不出矣。” 徐美祖嘆曰:“燕王不死,金陵城不下也。” 程虎曰:“大軍圍之,不過數月,糧草斷絕,久之不降何為。” 徐美祖曰:“金陵非別城,前時周兵,圍之三年,未見其少糧,無奈撤兵。 今吾軍遠來,若久圍者,南兵未餓,我軍先斷,自潰也,惟調虎離山,誘燕王出城而擒之。” 正陽以為然,使諸將出營,辱罵引誘,金陵城不出一兵耳。 正陽、徐美祖另思破城之計。 卻說潼關之戰,秦極不敵耶律鴻,思破敵之策不得,過時日,諸將傷愈。段風烈反回潼關。 秦極聚將,復議戰事,段風烈曰:“一耶律鴻,何足為慮,小弟出關,生擒耶律鴻來也。” 秦極曰:“三弟自以為,所學過諸將乎,比之我如何?” 段風烈對曰:“吾不如兄也。” 秦極復曰:“既如此,不可戰也。” 殷天祿曰:“耶律鴻,所依仗者,一技刀術耳。屢勝吾將,必驕矣,驕兵豈有不敗之理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