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話說正陽過火焰陣,時至夜深,正陽心疑,金陵城街道,緩緩騎馬前行,明月照亮街道,空無一人,只聞馬蹄,嗒嗒聲響,至東門也。 正陽止馬觀之,未過頃刻,突聞一聲炮響,前面出一股人馬,士卒手持鉤繩棍棒,推木籠囚車。為首之將,面如青萍,頭戴青銅蛟龍盔,披九銀龜紋甲,手握鉤連槍,騎青蘭駒。 正陽曰:“南唐將何人?速報姓名。” 陳璋曰:“吾乃伏虎陣陣主,南面大將陳璋是也,汝交戰多時,人乏馬疲,過吾伏陣,萬難矣。速下馬就擒,何勞本將,親為之。” 正陽笑曰:“吾雖二日未食,然,誅汝不過始芥耳。今已破三門,豈能獨存汝也。” 正陽催馬來取,陳璋舉槍迎戰。正陽搖槍來刺,槍至護心鏡下,陳璋抬鉤連槍擋之。 陳璋手腳發麻,一身骨節,咯吱咯吱響。 陳璋只接一槍,撥馬逃入軍中,舉青幡數揮之。 瞬間動了絆馬鎖,手握鉤鎖兵卒,圍繞奔走,攔截去路,猶如蜂蝶亂舞,蜘蛛撒網。 昨夜聽雨秋風晚,殘月飄零冷侵衣。 林疏寒煙衰草黃,郁悵別離多是非。 士卒丟鉤拋鎖,來擒正陽。 正陽搖甩長槍,刺倒近身兵卒,催馬殺入軍中,未走一箭之地。 自地下起繩鎖,來拌戰馬前腿,正陽彎身伸出,左手抓起繩子,輕哼一聲,使力拉之,使繩鎖兩端,六十多名士卒,拉翻在地,右手取陪劍斬之,揮劍砍斷,數十道繩索。 黃唐龍駒識別,凹凸坑洞,一躍出三五丈之外,奔走如平地,日出時破陣殺出。 陳璋來截去路,正陽催馬迎之,陳璋舉鉤連槍斬落,正陽抬槍擊之。 戰馬交錯之機,正陽抬槍刺陳璋肋骨,陳璋欲擋,正陽拉回槍反手,使槍身抽擊陳璋后背,一聲輕響,脊骨斷碎數段,落馬而死。 卻說金陵城,北門禁閉,張桓楚、金小魚、徐美祖諸人,率兵至城門下,聞城內鑼鼓,喊殺聲,晝夜不息。 諸將無計可施,恨不能入內,徘徊城門外,走動不安。徐美祖命士卒般石運土,填護城河,依城墻墊高丘,欲攻入城內,守城兵堅守交戰,金陵城城高墻厚,唐兵雖死戰而不能入也。城內,午時正陽復至北門,燕王父子立城墻觀之。 燕王曰:“將軍真乃人中龍鳳,一己之力破長安,平漢中,今破鎖龍城,四門伏陣,古今無二人可敵,然將軍苦戰二日,眼下困于鎖龍城,人馬疲勞,飲食未盡,無力在戰,出城無望矣。 本王欽佩將軍武藝,若將軍棄手中長槍,本王愿同將軍,分坐江山,望將軍深思。” 正陽哈哈大笑曰:“龍陷淺潭,遭蝎蝦戲耍,吾堂堂丈夫,焉能與蝦蟲,同流合污。男兒當為天下百姓,鞠躬盡瘁,熱血圖鞍,何惜三寸微命,生死相搏便了,何懼哉!” 燕南夢知正陽不能勸降,擊鼓傳令,使士卒同正陽死戰,傳命曰:“擒正陽者不惜王侯爵祿。” 士卒聞有重賞,死命交戰,圍攻正陽混戰,月落日出。 正陽終歸是凡人也,數日交戰,滴水未進,力弱之二三也。 身上多處濺人血,長槍粘血肉,如同硬盤,正陽人馬出大汗,汗水下流,士卒死者無數,如同活閻王降世,士卒驚悚,無人敢近身也,正陽止馬而立。 燕南夢自內城,提槍而出,來正陽三丈之出止馬觀正陽,少陽照落二人之間。 燕南夢曰:“惜哉,天下第一英雄,今日命喪吾手也。” 燕南夢崔馬直取正陽,抬槍刺正陽護心鏡。 正陽揮槍當之,正陽力衰,金條槍如千斤之重,受燕王大力,搖晃而出,戰馬交錯,調馬復戰。 正陽玉牙緊咬,濃眉鎖輕舟,竭力死戰不退。 詩曰: 泰山崩前色不變,麋鹿興左目不瞬。 寒風蕭瑟釣魚臺,身陷死地南北朝。 龍馬銀鞍中道興,金陵瓦解奔華陽。 齊楚絕國陳甲兵,燕趙簫鼓傷美人。 且說大太保燕曉天立城墻,處不測之位,久視正陽,命侍官取五化弓,鎩羽箭,左手懷抱明月,右手力推南山,彎弓搭箭,自城上暗射正陽,噔一聲響,陽光照箭頭,白光閃爍,直射咽喉來,正陽聞聲,側身避之。 然,饑餓力衰,身體反應,遠不如平常,慢了許多,避之不及,箭穿透戰甲,釘入左肩,正陽哼一聲,身體晃兩次,方坐穩馬鞍。 燕王又至,正陽舉槍復戰。燕王抬槍刺正陽小腹,正此之機,噔一聲響,燕曉天復射一箭,箭射正陽心口來,燕王槍尖同時,刺至小腹前,正陽抬槍欲擋,燕南夢未刺出,撤回長槍,箭已至正陽胸前,正陽驚險側身避之,箭貼身滑過。 燕王長槍復又刺至,避之不及,白光一閃,刺入正陽大腿,槍尖深入三指之深,鮮血橫流,戰馬交錯而過。 正陽已有意識模糊,時有眼黑昏暗,馬上搖晃也。燕曉天伸手,又取一支箭,窺視正陽,待機而射。 瀟湘霧雨夜殘燈,枝疏寒影落梅花。 云飛江流鎖煙霞,滄浪暮色夕陽斜。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