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四十三回 薛紅葉氣走金陵 徐美祖兵伐南-《唐室演義》


    第(1/3)頁

    話說袁天罡茅屋煉藥,授藝上官問月,過了月余,練出白色,彩色兩樣藥丸,藏之小瓶內(nèi),又取軟甲,贈上官問月,言曰:“此三件物今后,貼身藏之。

    白色瓶子,解無色之毒,彩色瓶子解有色之毒,日后自知用處。軟甲自身飾之,亦不枉吾二人,相見之情。

    吾聞金陵城破也,月兒下山之時至也,西行十里,便是往金陵官道,月兒速往。”

    上官問月受物落淚拜別曰:“月兒蒙祖師爺恩賜,傳授技藝,無以為報,受月兒三拜,月兒告辭。”

    遂上馬往金陵行去。

    蕭風秋雨淚紛飛,月影慘淡流落人。

    清寒霜冷樓臺空,羅帷幔帳殘紅妝。

    且說正陽金陵養(yǎng)傷,長安來信使,正陽傳見,信使入殿拜倒,盡言長安之事,唐王暴斃,郜國公主造反,李純即位。

    突厥、大遼兩國舉兵犯潼關,使秦極擊退,上官問月出逃長安,一一細報之。

    薛紅葉聞上官問月流落荒野,謂正陽曰:“上官伯父與薛家,恩重如山,今問月妹妹有難,吾豈能袖手呆坐,紅葉出營尋問月妹妹回營。”

    正陽曰:“不料南征后,出了這許多變故,公主有險,不可不救,紅兒便宜行使。”

    薛紅葉謝出王府,出金陵城尋之。

    正陽亦出士卒,尋找上官問月。

    這日上官問月入金陵城,牽馬至王府門外,謂門兵曰:“入內(nèi)報元帥,上官問月求見。”

    門兵見公主駕到,忙行禮,跑入前廳報正陽,曰:“報元帥,明月公主,來門外求見。”

    正陽喜曰:“速請來。”

    上官問月入內(nèi),見正陽行禮,曰:“上官問月參見元帥。”

    正陽不能走動,依玉案而坐,喜曰:“賢妹不必舉禮,吾遣兵尋賢妹未果,今日平安回營,萬幸也,紅兒聞賢妹有險,出營尋找未回也,離京多日賢妹去了何處?”

    上官問月曰:“當日自長安逃出,思來南唐求兄長庇護,不料途中迷路,到了百草山,遇高人相助,今日方至金陵,大哥傷勢如何?”

    正陽曰:“以無大礙。”

    是時,正遇程虎,自塞外方歸,來見正陽,走至廳外謂門兵曰:“元帥可在休息。”

    門兵曰:“無,元帥于明月公主議事也。”

    程虎立門外,往內(nèi)廳觀之。

    見二人交談甚歡,退身欲走,見張桓楚,金小魚二將,來探正陽傷勢,程虎攔下二人,笑曰:“二哥有良藥醫(yī)治,看望二哥明日復來未遲也。”

    張桓楚曰:“五哥之言何意。”

    程虎引二人至門側(cè),向內(nèi)窺視。

    恰時薛紅葉尋上官問月無果,來見正陽,見三人藏門外偷窺,無聲息走至,三人身后,探三人究竟。

    程虎曰:“明月公主自遠千里,來看望二哥,廳內(nèi)訴相思之苦,此刻不便打擾。”

    張桓楚曰:“五哥何言,相思之情,前日來信,明日公主乃郜國公主追殺,逃出長安至此也。”

    程虎復曰:“吾曾親耳聞,王皇后使明月公主許配二哥,豈有假。”

    薛紅葉聞言,亦觀廳內(nèi)上官問月,月宮嫦娥,畫里西施。心生羞愧,思緒混亂,復又思問月妹妹與我有,再生之恩,吾應讓之。

    遂紅葉不入大廳,轉(zhuǎn)身便走。程虎幾人,方覺薛紅葉,不知何時至身后,三人呆立不敢言。

    薛紅葉提刀上馬欲走,程虎慌之,上前阻去路,曰:“嫂嫂去何處,愚弟所言不實,嫂嫂、、、。

    程虎言未畢,紅葉無言,揮手中刀,使刀寬面拍,程虎前胸,程虎倒飛出,二丈之外摔倒,復翻身而起無害。

    薛紅葉無意傷程虎,未盡力耳,復催馬而去。

    詩曰:

    思緒凌亂智飄渺,翻江倒海天地暗。

    心扉聯(lián)翩似驚鴻,喜怒無常墜其中。

    桃花暮雨羞紅葉,竹簾有隙窺明月。

    江水長流吳女嬌,錢塘來潮越女美。

    徐美祖走來,觀薛紅葉背影,笑謂程虎曰:“五弟,言多必失也,速入內(nèi)廳,見二哥請罪。”

    徐美祖,程虎幾人入內(nèi)見正陽。

    程虎跪廳下請罪,簡言薛紅葉出走一事。

    正陽一聲嘆氣,曰:“紅兒此去,必另有隱情,賢弟不必自責,帶南事了結(jié),吾親自解說。”

    程虎方安,上官問月聞紅葉已去,落淚曰:“紅姐姐若因我之故,傷心而走,問月之罪重矣。”

    正陽曰:“賢妹多慮也,紅兒疼愛賢妹有加,其能責怪也,紅葉非胸懷狹隘之人也,日后姐妹自有相見之日。”

    遂上官問月回內(nèi)閣,徐美祖諸將議戰(zhàn)事。

    正陽謂諸將曰:“南唐邊關守將如何?”

    徐美祖曰:第三關為南平關,守關總兵名曰沈溫秀,幾代居首南平關,愛寶勝似性命,無過人之處。

    然其夫人才貌雙絕,在南地,威信過其夫,深遠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