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大漆泥金,釋迦牟尼-《鑒寶無雙》
第(3/3)頁
驚喜的表情一閃而逝。
吳奪收手,“老板,我請個價兒。”
“小伙子,沒想到你年紀輕輕的,還懂銅像。這一尊銅佛像,我看少說也得明晚期。”攤主笑道。
“但是這泥金······”
攤主點點頭,“要不是因為品相,我也不會擺在攤子上賣。這么著,一萬八。”
這尊釋迦牟尼坐像,高度不到二十厘米,體量偏小;同時,從表面來看,工不夠精,當是民間鑄造的一般工藝。
這樣的大漆泥金佛像,若是明代早中期,價格或許能沖到兩萬;若是明代晚期,也就是一萬左右。
吳奪在典當行碰巧了解過類似的情況。
“高了。你自己也說了明晚期,明晚期的民造漆金小尺寸佛像,不是這個價兒啊!整數差不多。”
“行情你還挺清楚。”攤主擺擺手,“得!不過我要是痛快給了,你不會又要挑別的毛病吧?”
“那不會。你要是同意一個整數的價兒,我就把這尊佛給請了!”
“好久沒做這么痛快利索的生意了。那我給你找個妥帖的盒子。”攤主隨后翻出了一個大小合適的錦盒,小心將佛像裝了進去,而后又套了兩層塑料袋。
吳奪給他轉了賬,拎上了塑料袋告辭。
如果不是吳奪能“聽”,哪能想到,這尊佛像是鎏金而非大漆泥金!是明早期而非明晚期!
只因為這尊佛像在明朝的時候,換過四個供奉之人,除了最初之人,后來三人先后為佛像重塑金身三次,這鎏金的底子上,再上大漆泥金;而最后一次重塑金身,則是在明晚期。
所以,工藝才會看著不怎么精,因為原本精湛細膩的工藝,被后來的層層漆金給掩蓋了!同時,年份上,也會讓人感覺不那么老。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