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八大神獸-《鑒寶無雙》
第(2/3)頁
確切地說,這應該是八個神獸,因為它們都是不正常動物形象。
其中有三個都是鳥的形象。
一個沒有面目,身體鼓鼓囊囊,而且六只腳爪,四個翅膀;一個基本上像個烏鴉,但是喙部偏大偏長,而且頭頂浮雕有怪異的花紋;還有一個有點兒像鳳凰,卻有三只腳。
剩下的五個神獸石雕中,其中兩個,一個是馬身龍首,一個是類似豹身的獨角獸,還長了五條尾巴。
還有三個,分別是:狻猊、饕餮、九尾狐。
一開始吳奪上眼便可認出的,就是最后說的這三個。
因為狻猊和饕餮,在古玩的紋飾中算是比較常見;而九尾狐,特征太明顯了。
辨識片刻之后,像烏鴉的鳥,吳奪覺得應該是精衛。根據《山海經》中精衛填海的篇章: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
只是這石雕是沒有顏色的,看不出白色的鳥喙和紅色的腳爪,只能看出“文首”,也就是頭頂有花紋。
像鳳凰的三足鳥,吳奪有些猶豫,兀自沉吟道,“莫不是青鳥?”
“對,應該是。”葛亮在一旁接了口。
青鳥算是鳳凰的“前身”,這種三足神鳥相傳是西王母的信使,古時也有大量詩詞歌賦借用,比如“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葛亮和吳奪一樣,也就能認出這五個石雕所刻畫出神獸形象,其他的一時沒了想法,于是便齊齊看向吳大志。
“三個類鳥形象,一個是精衛,一個是青鳥,還有一個,應該是帝江。”吳大志先指著六足四翅的石雕像說道,“沒有面目,身體鼓鼓囊囊像個口袋,應該就是精通歌舞的神獸帝江了。”
吳大志這一說,吳奪和葛亮倒是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他們不是沒看過關于帝江的說法,但是剛才沒有對上號。就如同知識掌握得不牢靠,考試的時候答不出來,但是考完聽別人一說答案,卻又想起自己不是沒學過啊!
“龍首馬身的,應該是中山神,就是神話中的一種山神。”吳大志說著頓了頓,看了看他倆,“也叫鐘山神,一個是中間的中,一個是敲鐘的鐘。”
這次他倆沒法應過來,因為壓根沒聽說過。
吳大志見狀,又指了指豹身五尾獨角獸,“這種神獸,我想應該是猙,猙獰的猙。傳說猙這種神獸,以頭上的角擊石,能發出鏗鏘的聲音,同時五尾散開,有助傳聲。”
關于猙,吳奪和葛亮倒是知道有這種“神獸”,但卻沒有記住關于它的具體描述。所以知道也對不上號。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