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柴窯瓷片,六棱金杯-《鑒寶無雙》
第(2/3)頁
而且,早在宋代,不要說完整器,柴窯的瓷器碎片就已經很少見了。
歐陽修的《歸田錄》里寫過:(柴窯)世所稀有,得其碎片者,以金飾為器。
這說明歐陽修是見過柴窯瓷片的,也就是說最起碼民間是有人得到過柴窯瓷片的。
但是到了明代,宮廷中雖然藏有極少的柴窯,民間卻連瓷片都見不到了。
文震亨在《長物志》里說:柴窯最貴, 世不一見。聞其制,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未知然否?
這說明文震亨這樣的鑒定專家和收藏大家,連個柴窯瓷片都沒見過。
······
吳奪騰地站起來之后,倒是又迅速冷靜下來了,因為不太可能碰上真的柴窯,而且梅小梅只說“有關”。
梅小梅則繼續說道,“在羊城查獲了一件東西,基本可以定性為走私品,沒能出羊城,就被我們辦事處的人給扣下了。具體案情就不給你說了,但是東西鑒定起來有些麻煩。”
“就一件東西?”吳奪問道。
“對。”
“一件疑似柴窯的瓷器?”吳奪又問。
“嗐!”梅小梅道,“怪我沒說清楚,要是一件完整的疑似柴窯的東西,那現在能調動的專家估計都會趕到羊城‘會診’。這只是一件鑲嵌瓷片的六棱金杯。”
“聽起來檔次也不低啊!”吳奪想了想,“六棱,那也就是六面,六塊瓷片,柴汝官哥鈞定?”
“對,很可能是這樣。但是汝官哥鈞定基本可以判定了,就是那片疑似柴窯的瓷片不能定。”梅小梅解釋,“我是想吧,如果你能判定個大差不差,不管是不是,有個基本結果。下一步我們根據這個結果再定如何具體處理。”
“行,明天幾點?”
“九點吧,你住哪里?我去接你到我們的羊城辦事處。”
吳奪說了酒店地址,便掛了電話,隨后又去跟羅宇澤和葛亮說了說。
羅宇澤一聽柴窯,也是兩眼放光,不過這種事兒,他肯定不能跟著去。葛亮卻笑道,“我看柴窯的可能性不大。”
三人隨后議定,明天吳奪的事兒完了,就定下時間先回燕京了。
······
第二天上午,吳奪在特調局羊城辦事處的小會議室里,見到了這件鑲嵌六塊瓷片的六棱金杯。
這件金杯高約八厘米,口徑也在八厘米左右,從杯口到圈足斜直下收,圈足直徑則在六厘米左右。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