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柴窯瓷片,六棱金杯-《鑒寶無雙》
第(3/3)頁
六條棱線和上下邊線,卡住了六塊長方形的瓷片。
最顯眼的一塊,確實是天青色瓷片。
這塊瓷片,也是六塊當中最薄的,雖然是鑲嵌在杯壁上,但從透光性上就能判斷其厚薄。
而且這一片瓷片的釉,也是最亮的。實際上它是玻璃釉,透明的,而瓷片的天青色,是胎釉共同產生的,并不是釉色就是天青色。
而和這一片天青瓷片相對的,則是汝窯瓷片。因為是六片瓷片,所以兩兩相對。
汝窯瓷片也是天青色,但是和這片天青瓷片能看出不同;這片天青瓷片比汝窯那片,還要稍微偏藍一點兒;而這種藍中,又微微透出蒼翠之色。
吳奪不聽,就這么看,肯定是無法判斷是不是柴窯的。
不過,其他五片瓷片,基本可以看明白。
與之相對的汝窯瓷片應該沒問題,可以算得上開門。
而官窯瓷片和哥窯瓷片兩兩相對,都是青瓷,開片程度也都差不多,都具備南宋的特征,判斷起來問題也不大。
剩下的定窯和鈞窯瓷片兩兩相對,定窯是純白瓷片,鈞窯則是彌漫性的玫瑰紫窯變色的瓷片。這兩片瓷片,能到北宋。
“汝官哥鈞定,依我看問題都不大,而最特殊的這一片天青瓷片,容我再仔細研究下。”吳奪最后說道。
在小會議室面對這件鑲嵌瓷片的六棱金杯,除了吳奪和梅小梅,還有羊城辦事處的兩個人。
一個是主任,四十多歲的男子,梅小梅稱其為老尚;一個是鑒定組組長,年長,六十多歲,換別的單位都已退休了,梅小梅介紹時說“鄭老師”。
老尚畢竟是主任,了解一些情況,也知道吳奪的“威名”;但是鄭老師雖然表面上謙和客氣,眼神中卻多少能透出些不信任。
吳奪說了這句話之后,鄭老師笑了笑,“小吳先生需要多久?那中午就在我們這里吃飯吧?”
“最多也超不過半小時。”吳奪也笑了笑。
鄭老師正要接話,老尚卻搶在前頭抬抬手,“好,那先好好看,完了再討論?!?
1秒記住頂點: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