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我說話比較難聽,有一說一,但事實就是如此?!? 丹朱見到了洵山神,這位大巫披著鳥羽編織成的長袍,脖頸上掛著蛇骨項鏈,左手戴著銀手環,在羽袍之下,穿著的是麻衣而非獸皮,只有腰上一圈纏繞著豹的尾皮。 但腦袋上插著的卻不是鳥的羽毛,而是一種奇怪的角。 像是鹿,又有點像是牛,有鹿的分叉有牛的健壯。 那是龍的角。 “我沒想到,作為帝之長子,您會說出這種....嗯.....” 洵山氏大巫,也就是洵山神的兒子,這位大巫與柴桑大巫并非同等存在,他的壬紋有三,意味著在大巫之中也屬于中上游水準,而且他還是被神靈的圖騰眷顧且附身的,本身又擁有最純粹的二代神血..... 所以很多人都說過,洵山大巫,就是洵山之神。 當然,即使是洵山神,也沒想到,帝之長子居然會這么口臭共工.....總之說出來的這些話,會讓人感到十分不快。 當然,洵山大巫也對中原近些年的情況了解了一些。 愚蠢的中....哦不,智慧的中原人。 ........ 崇伯鯀代替共工上前線治水并不是什么大新聞,已經是陳年舊事了,早在他治水的第三年自己就了解了,但是,治水的根本方略依舊是共工的堵塞法,崇伯鯀雖然覺得這不是個事情,奈何他這個新的水利部長,只有一半的權利,剩下的一半,共工氏不配合,他也沒有辦法,只能在堵塞法的基礎上,修改成障水法。 障水法并非是障眼法.....總的來說,就是修堤壩以限水流,人為控制河水的流動方向,尤其是那些容易決堤的區域,更要不斷加固,于是要在周圍筑起高高的石城,作為一個又一個錨點連接整個沿河大堤。 鯀的辦法是人為控制水流,只要水流不沖破堤壩,那么就能安全泄洪入四海,這就是障水法,核心思想是護,在于使得大水“三過我家門口而不能入”。 只要我把堤筑的夠高,水就淹不到我! 而共工的,最新版本的堵水法,其實是截流,也就是把大河的水徹底分割,堵成一片一片,中間以木石為門柵,留出一個大的泄水口,于是,由于每個河道區不長,這樣就不會出現湍急的水流,也就不會發生水患。 共工準備給大河來個“減速帶工程”。 而崇伯鯀覺得這簡直就是扯淡,如果第一個減速帶突然裂開,那后面的全都要完蛋。 共工的堵水法,也不是說平白無故就去堵,共工到底不是丹朱說的那樣只是個扛包的,他有自己的一套嚴密邏輯。 早年時,共工會找到一個地勢比較低洼的地方,然后一腦袋把那座大山給撞斷,這樣就能在中游的低洼地造出一個天然的巨湖,水流泄入巨湖,以儲存下來,開始向四周的土地內部滲透,等于是人工造湖....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