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公田的地方,老族長自告奮勇,要去發揮“老年人”的熱血。 好家伙,這個農村合作社,整的部族里的老人們都熱血沸騰的,而其他部族其實也是一個樣子,很多打不動獵物的老人,似乎突然找到了余生的方向,在報名耕田耕作的時候,一個個比起那些小伙子都要能打! “以前我在山上打獵,在地里耕作的時候,你還在喝泥巴里臟水呢!” 老人罵人的方法別具一格,許多小伙子紛紛敗下陣來,就這樣,詭異的情況出現,當公田區域的耕作人手聚集的時候,居然大部分都是“老人”。 不過說是老人,也就是五十多歲而已,比起堯帝當年看到的,一個五十歲老人和兩個七八十的老人互相砸土坷垃玩來說,都是小巫見大巫了。 “怎么都是老人啊.....我還以為只有我們部族是這樣。” 一個年輕人看的都傻了,隨后就想到,肯定是上次關于公田的討論,不僅僅在單個部族內發生,恐怕所有的部族都發生了類似的事情。 “你說誰老呢!” 一個老人脫下獸皮,壯碩的胸口加上常年耕作的肌肉,五大三粗向那小伙子面前一站! 隨后,一群老人開始脫衣服秀肌肉! “少看不起人了,就八百畝田而已,我們這么多人呢!還沒到死的時候,怎么就種不得了?要我說,年輕人就應該去打獵,看你們那細胳膊細腿的,想當年我年輕的時候.....” ———— 冬至,斗指子。 這是冬季的大節日,自伏羲氏時開始,冬至之日就被看做一個極其重要的時期,后來修訂了完善的歷法之后,才確定了冬至的名字。 南丘的氣候依舊溫暖,比起秋天來說,溫度下降的有限,而西南方面則更為炎熱一些,包括嶺南,以至于和秋中時節差不多。 而此時的北方,尤其是大河之北,帝放勛的都城就在大河的北岸,那里已經開始下雪。 山海時代的氣候,比起后世更為炎熱,所以中原反而見不到多少雪,氣候自然也只是偏寒而已,而真正的大雪線,要直推到北山系的上方,也就震蒙氏活動的區域去。 對于北方人來說,那也是真窮逼和假窮逼的分界線..... “再向北就根本沒開化吧,那都不是刀耕火種,怕不是茹毛飲血!話說燭龍應該是在西北海之外,東北海之外是北冥大鯤鵬....” 妘載在冬天的時候,煉氣的進度較為緩慢,而相反,赤松子在冬季的時候,煉氣的進度則十分迅速,這是因為他所煉的氣與妘載的氣正好相反的緣故。 赤方氏全年都很忙碌,好歹在冬至這幾天,能休息一下。 “話說山海時代,堯時期還沒有過年這個說法,要等到舜帝繼位,他繼承大統,隨后烹牛宰羊,祭拜歷代先帝,后來以這一天為元日,視為歲首....” 《尚書·舜典》:“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冬至日據說在黃帝時期被稱呼為“朔旦”。 到了冬至,距離堯所修訂的歷法中的歲首已經很接近了。 一些小伙伴正在耕地邊上砌墻,水車緩緩的轉動著。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