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我不計前嫌來這里拉你入合作社,我也知道你小氣...哦不,我也知道你這個人對于個人生產畜力看的比較重......” 他阿母的你說我小氣了是吧! 侔洪氏的巫師瞪著眼睛,但是妘載接下來的話讓他心神又是一震。 “牛這個交給農村合作社來耕種,如果你不喜歡可以先進入油菜花田試一試么,加入一年有賺無虧啊,像是你這種畜牧業農戶可以保留小農具和一定數量的家畜家禽,這有兩份糧食以及油菜輔助收入,你一點也不虧,還能為合作社做貢獻。” 最近南部諸野在搞這個什么公共油菜花田的事情,侔洪氏是知道的,正是因為覺得赤方氏搞得小部族都連成一片,又在讓那些勞改犯修大路,讓侔洪氏越想越不是滋味,但他又想得好處,又不想把自家的牛啊人力啊送到公田去...... 但還是那句老話,開的“價錢”夠高,那都不是事情。 說白了就是部族利益至上,畢竟中原水利部門,共工在治水的時候還要先考慮自家部族,像是老牛這種小地主部落,考慮的自然更多。 山海時代部族需要什么利益?首先就是糧食,其次是生活水準,再次是人口,隨后才是制陶,冶銅,骨雕,石刻,木工,畜牧業,漁獵業,果園種植..... 從剛性需求到軟性需求,為什么那么多國家,什么厭火國,釘靈國,奢比尸人,羽民,青邱,這些國家的人都跑去中原做生意? 中原那可是大城市圈啊,有錢啊!那感覺就是八十年代鄉下人進大城務工一樣。 中原的東西銷向八荒四地,都能賣的很好,同樣八荒四地的東西銷到中原,也能賣很高的價錢,因為中原人有錢,不僅僅是中原人,其他各個地區人,如果有看上眼的,就回去買。 自從神農氏開了個貿易集市,并且招呼天下人過來擺攤之后,中原各個地方紛紛效仿,東夷看的眼熱也去效仿,而北方人想要效仿奈何天氣凍手,而且更北面都是一些亡命兇徒,在草原上開個集市還不夠被人搶劫的,只能做做牛羊批發生意。 互相交流促進商業繁榮,于是中原就越來越繁榮,所謂合作共贏,閉門造車那是不可行的,大部分人還是沒有那種“開業吃三年”的手藝。 “牛要交給合作社,要交幾頭?交幾年?牛犢下崽怎么計較的,歸誰?牛的口糧是合作社提供還是我們自己給?牛生病是我們自己照顧還是合作社照顧?交給合作社一年,牛如果有損傷,導致的損失怎么算?” 侔洪氏的巫斤斤計較,生怕自己虧了,妘載覺得這家伙放到后世菜市場上肯定是砍價一霸,大爺大媽的領袖。 “你說,我都記著呢,回頭我們這里討論一個說法,你不要急啊。” 眼看這位牛頭人已經有了合作意向,對于妘載來說,確實是好事情,首先把牛騙到手再說其他的,不然公田沒有牛去耕作,只憑借老人們,雖然都是圖騰戰士,但是赤方氏的圖騰沒有恢復,力量上肯定不如別人。 而且赤方氏自己也缺牛。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