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八風-《不可思議的山海》
第(3/3)頁
太子長琴的意思是,天地人是互相運轉而不干擾的,天在左邊,地在右邊,人在中間,這個人字指的是一切活動的生靈,而有了文化,原本不想干連的三個東西就交錯糅雜起來了,人與天地相融合,這就是天人之世。
于是感悟天命的行為就可以舍棄,重要的傳承不在蒼天而在人自己的文化,于是就可以成為“休烈”,所謂休烈,就是“盛美的事業”。
妘載認真對他道:“除去這些之外,能歡愉先祖與眾生的方法還有很多....”
“繪畫,雕塑,詩賦.....”
這個時代的歌謠與詩并不分家,或者說根本沒有詩這個概念,太子長琴聽了之后,靈感涌動,并且告訴了妘載,他把自己這路上的所見所聞,用簡短的語句寫下來,每個地方的歌,也被編篡,這個就是《風》。
“原來,風,只是這些文化的其中之一。”
太子長琴認真的和妘載討論“文化”的意義,而在這一日之后,太子長琴便花費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在妘載的幫助下,寫下了一卷簡牘。
簡牘的名字,叫做《八風》。
天地有八荒,故當有八風。
詩賦,歌謠,樂舞,戲劇,雕塑,繪畫,奇觀,無何有。
奇觀是妘載要求加上去的,而無何有則是代表“幻想”。
“無何有...無何有之鄉嗎,據說是在廣莫之野。”
太子長琴居然知道無何有之鄉,讓妘載很驚訝,當然根據長琴的說法,即使是他半個老師的廣成子,也沒有抵達過無何有之鄉,但是他去過另外一個地方,叫做無窮無盡之門。世人稱“窈冥之門”。
“我也不知道廣成師所說的地方在哪里,或許是他夢里去的吧....”
長琴并沒有在意這個事情,妘載也只是聽一聽。
當然,八荒之外還有中原,但是中原,當太子長琴覺得需要多加一個中原卷的時候,妘載表示可以加上一個“工藝”,因為中原的陶器手藝十分厲害,當然也在后面嘀咕了一句....
“中原人其實只要喊666就行了.....”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