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伯夷是四岳之首,老人家年紀很大了,常年駐守華山附近,是四岳之中的“太岳”,不在陶唐,屬于帝摯時代就在兢兢業業工作的人,論起年齡已經快到入土的時候。 在這個年代,四岳的第一位,是華山而不是泰山。 崇伯鯀沒有進行過多的辯解,他跟著方回離開,有崇氏的人依舊在這里幫助災民,而文命望著崇伯鯀遠去的蒼老背影,他忽然想起了從南方離開前,妘載的那副神情,以及那句話。 【“你還小,有些東西,比較復雜.....”】 文命想到了,當時他在勸說妘載,并且對中原的大人物之間的勾心斗角不屑一顧,極力的,希望妘載從南方來到中原,并且告訴妘載,自己的阿父是治水的司空,覺得可以給予妘載極大的幫助。 但從此時他眼中所看到的一切,是在確確實實的告訴他,中原的斗爭,激烈而洶涌! 自己輕率,浮躁,天真的認為有崇氏一定能夠治理大河成功,而依靠有崇氏的威望,一定能夠讓這片土地變得越來越好。 “載哥,中原的斗爭,就像是這條大河一樣,但是大河的憤怒與滔天的濁流,是肉眼可以看得見的,而陶唐之內的爭斗,是大河之下洶涌的暗流...不,比那個藏得還要更深!” “明眼看到的漩渦可以避開,但是看不見的漩渦,就容易被卷入其中,這就是身不由己....” 文命想起來妘載臨別前和他說的那些話。 要好好學習治水的本領,等到他長大,他的父親不再作為司空時,他要去做那個位置,等到妘載再見到他的時候,他一定要成為出色的首領。 文命成長了,小小的孩子,背對著灰蒙蒙的青天,有的時候成長要付出一些代價。 ———— 崇伯鯀經歷許多天的跋涉,與方回一起來到了陶唐之地。 此時,陶唐之中,已經吵鬧的不可開交,這一切等到崇伯鯀來到議政的地方時,才短暫的平息下來。 但是各種各樣的目光,從四面八方投射到崇伯的身上。 冰冷,憐憫,幸災樂禍。 不一而足。 那在天帝邊上,有兩個人,一個身上披著鳥羽,戴著樹枝冠,看上去是個中年漢子,而另外一個人穿著打扮與中原并無太多差異,不過腰間別著一根竹管,手中吊著玉墜。 前者是東之日下王,后者是北之觚竹王。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