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數天之后,釐揆走了,他在南方已經看到了太多,他答應妘載,等到這一次回去,他必將在東北海的波濤中,在那群山諸部之中,傳頌洪州的名字。 他說,他或許還會回來,他會思考妘載的邀請,從波谷山前來這里居住,那么,既然是未來或許會居住的土地,便不必著急在此時停留。 抱著從洪州這里交換到的貨物而去,那是傳出去足以讓天下震動的東西。 以后,他也可以學習大羿一樣,到處和別人講述“我有一個朋友”....... 釐揆留下的貨物很多,同時也留下了那些貨物所得到的地點,他在這里待了好多天,妘載叫來了一堆人幫助記錄。 這些東西的出產地,礦石,部落位置,奇怪的動物,農作物,地質環境,天然奇觀…… 這樣全部記錄完全,妘載這里又可以編寫一本地質手冊了! 妘載心中呵呵一笑! 把那些奇奇怪怪的名字…告訴汗漫、豎亥、文命,什么《人與自然》《國家地理》之類的東西…… 這樣的話,就沒有人和我強《山海經》的命名權了! 在釐揆走后,他留下的記錄和貨物很多,以至于一時半會清點不完,于是妘載著重找了一下礦石分類,在里面看看有沒有接下來進行各種試驗可以用到的礦物。 譬如白鎢礦,這玩意往往和錫石、綠柱石、電氣石、磷灰石、透輝石、符山石、透閃石、錫、鉬、鉍等礦石共生……在四川和甘肅、湖南、云南等地都有分部。 這東西可以使用的地方很多,但是最著名的,就是用來做燈炮里面的鎢絲。 在鎢絲出現之前,用的是竹子纖維,在用真空泵使得燈泡玻璃里面形成真空環境之后,再通電……當然竹絲很快就會燒掉…… 其實妘載本就準備等大水退去之后,就派遣人手前往其他地方進行礦業開采,這個年代屬于采礦業的蒙昧時期,山海經中有很多地方,礦石幾乎就是裸露出來的,遍地都是。 所以不需要冒著生命危險,進行地底或者深山采礦……古人下深礦,有很多時候都是需要小孩子,因為礦洞小,只有孩子可隨意出入。 至于后人怎么采礦,到了那個時候,相應的技術早就已經出現了。 當然,除了白鎢礦,還有一個玩意,讓妘載有些措手不及。 鈾! 這熟悉的觸感一如當年,而且這塊鈾礦石,憑借妘載多年地質人的經驗,一下子就判斷,這個玩意的“質量”非常好! 銅鈾云母! 貨已收到,是正品的! 妘載感覺到共鳴,跨越四千三百年的相見,而在這個時代,說起來很有意思,鈾化合物早期用于陶器和瓷器的著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