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南卡姆被趕走了,包括其他的祭司們,雖然古地亞是讓侍衛請他們離開,但是對于祭司們來說,被士兵所驅逐而不是自己離開,這就等于是被趕走,只有牛驢才會被趕走.... 人上人什么時候也會遇到這種待遇呢,這簡直是荒誕的啊! 南卡姆抱著妘載給的那份“書籍”,他已經回到了第二神廟當中,在深夜的時候點燃火盆,翻開這份“書籍”,他篤定對方是撰寫了一些無聊的文字來忽悠自己,當然,這種念頭并不堅定,只能在心中一遍遍的告訴自己,對方只有一本這種材料制作的“書籍”。 自己一定能在這份虛偽的書籍中,找到對方謊言的空隙,然后抓住機會一舉戳破.... 所以,要重頭開始看,而不是和剛剛一樣,隨便翻一翻。 他坐在神廟的石凳上,翻開了書籍的第一頁,那是這本書寫在前言的告誡,南卡姆對于這種類型的書寫方式很熟悉,因為本地人的泥板也喜歡在正文之前加上類似的句子和引言。 他看向那幾個文字,看起來并不難以辨認,雖然和本地的楔形文字十分的迥異,但是楔形文字也是從象形文字演變而來的,作為祭司,可以從楔形文字反過去推導象形文字,然后再模糊的辨認這些東方之文的含義。 首先第一個字,應該是人,這個字和象形文字的描繪差別不大,是一個躬身的人,應該是從耕作演變而來的,這和蘇美爾人的人字幾乎一樣。 但后面第二個字,就讓他犯難了,這是啥,劈叉的人嗎? 而這前言的第一句話,講的是: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 南卡姆看到,這份前言下面也有注釋,每個字有對應的,應該是數字的東西,他又看看這本書籍的右上角,有各種奇怪的類似數字的符號,于是他開始翻動書頁,尋找這一句話對應的完整的解釋,開始他的學習。 然而這一開始學習,他便沉迷于尋找字符和對應的釋意,忘記了時間和外界的變遷,徹夜沒有睡眠,連第二天早上的食物都忘記了食用,等他回過神來的時候,已經到了第二天的中午了。 再找一個字。 再學一個字就睡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