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回將軍話,趙軍在黎城之中人馬根本無法打探,但肯定是早就埋伏久矣,能破我軍兩萬鐵甲,必定不下數萬人馬,主將更是無從得知!” 王龁強忍心痛,在周圍將領的攙扶下坐在椅子上。 “本帥和司馬尚也算舊識,宿知此人雖勇,但絕無這般詭計!絕非是他,我大秦三萬將士,就這般……老夫之過也!” “將帥,切莫自責,趙軍此戰乃是乘我秦軍不備,如今已是端倪盡顯,我軍只需嚴陣以待,他黎城在如何堅守也比不過皮牢?!? 蘇劫此時終于站了起來,朝著王龁拱手,道:“將帥,趙軍此戰所用計量深得兵法要領,無論是時機,還是攻心之策,拿捏的極為準確,我想諸位將軍是否還記得之前司馬杰身邊的項先生!” 經蘇劫一提醒,眾將不由皆陷入沉思。 “蘇軍侯,你的意思是,兵家參與之?” 蘇劫點頭:“十有八九,起初不敢肯定,其實昨夜我就派出快馬,星夜追擊齊將軍人馬,并告知黎城恐有詐,切記不可進城,只需等待我等援軍和其匯合,在做攻城之舉,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這趙軍主帥,卻又有攻心之策,實難防備也!” 聽蘇劫之言,眾將不免有些感嘆,這行軍之中確實在某些時候將士是很難聽命的。 不可能因為一個懷疑,就將已經登上的城墻的士卒給拉回來,此乃兵家大忌。 一鼓作氣,便是如此。 王龁朝著蘇劫問道:“蘇軍侯,如今,我軍出師不利,按你之意,我軍該如何對應?!? 蘇劫道:“若是兵家之人在其中,那可以想象的出,兵家所圖何為?難道僅僅只是守住一個黎城或鄴城?我想絕非如此,恐怕其謀在皮牢,只有重新占取皮牢,才能再次阻擋我大秦東進的戰略,甚至將我等逼退至函谷關后?!? “蘇軍侯的意思,趙軍要攻打皮牢?” “不,謀而不攻才是此人的策略,若是秦軍守而不出,他也拿我等無可奈何,但我等要取上黨,必取余下城池,這便是我等必須出兵的緣由,趙軍也有恃無恐!” 王龁略一思量,道:“蘇軍侯所言甚是,眾將軍,本帥決定拔兵三萬,重新攻打黎城,不知哪位將軍愿往!” 秦人本就好戰,此前雖大敗,但只會激起眾將的好戰之心。 “末將愿領兵替我三萬大秦軍士報仇雪恨!” “末將亦愿往!” 王龁點頭道:“此戰關乎我大秦大計,兩位將軍萬萬不可輕視之!” “等等!”蘇劫出言阻止。 “將帥,如今若是在強攻黎城,恐非上策,我軍雖勇,但敵暗我明,趙軍以逸待勞,防而不出,我軍甚難建功,只會多添傷亡?!? “時才,我說過,趙軍主帥深得兵法韜略,所謂上兵伐謀,敵動我動,敵不動我不動!我料定如今鄴城黎城兩座城池早已做好了我軍攻打的防范,若是隨意攻打,必在中詭計。” 王龁聞之,隨即相詢道:“蘇軍侯,此刻莫非有上策?”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