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天壽佑秦,萬有千歲。 乃是此番朝會的主要格調,來自于詩經的周頌,將原本的眉壽改成了天壽。 儒家或者說是熊啟這么做,到底目的何在,此時嬴政心里是直打鼓。 然而,嬴政沒想到的是,此時,河淵手下的數千三苗儒生和術士,已經在咸陽城街道大勢宣揚此次朝會的主題。 儒家詩書遍傳咸陽。 一片太平頌贊。 一時間,這八個字成為了廟堂于市井坊間爭相傳頌的相逢贊語,更被酒肆商鋪制成了橫豎各式的大字望旗懸掛于長街,咸陽陡然平添一眾從來沒有過的熱乎乎祥和之氣。 時辰已到,朝會如時召開。 此次,秦國大臣們感奮不已,縣令以上的大吏都紛紛來到了咸陽王宮,此次的朝會,乃是以前所有的賀宴開場,人雖多,但是,整個朝堂上卻是一片安靜。 不過,一個個臉上都掛著笑臉,逢人便會作稽:“天壽佑秦,萬有千歲。” 嬴政,蘇劫,趙姬,還有一干文武也都紛紛就位。 每個人面前,都放置著一張案幾,案幾上擺滿了鮮果和酒肉。 以賀宴開場,這番場景在秦國幾百年來,也是非常少有的,乃是將慶功和朝會一同舉行,往往都會定下一些重要的國策。 嬴政一番勉勵之后, 便將接下來的喝宴交給了李斯來主持。 李斯此次兼領著司儀大臣,嬴政剛一坐下,李斯便站到了臺階下,面對滿堂文武,道:“此次,我大秦連下四國,一統大業將成,王以會首,以為賀功。” 滿朝文武頓時紛紛頌贊道:“天壽佑秦,萬有千歲。” 嬴政聽完,內心深處不由皺眉,不過面上卻是一片大喜之色,更是直接舉起了王幾上的酒樽高聲說道:“好,此功當賀,為大秦賀,為寡人賀,為武侯賀,以為天下賀。” 眾人一飲而盡。 李斯說道:“大王,今日秦滅四國,當飲四樽,是為四國酒,亦當連干四樽。” 大臣們將軍們本剛剛坐下,此事李斯一說四國酒,一個個又重新整肅起立,宏闊的大殿上轟然蕩出一聲雷鳴:“四國酒,秦王萬歲。” 嬴政看了李斯一眼,心下贊揚。 于是說道:“好,廷尉思慮周到,今日,寡人便萬歲一回,今日此酒乃是四國酒,飲了酒,那兩年后,寡人還要和你們一飲六國酒,來,第二樽!” 說罷舉樽汨汨大飲,瞬間空樽置于案上,又舉起了另一只酒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