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一點,在時才王賁的話中,確實沒有得到體現。 熊啟接著說道:“此間根源,在于當年齊國抵御燕國六年苦戰之時,楚國始終是田單軍的暗中后援,否則,不可能有田單復國,此乃救亡大恩,齊國君臣數十年念念不忘,為此,若是攻打楚國,楚國臨難,齊國不可能無動于衷,故此,理當給與防范,若持‘易者不為患’之心,則可能疏忽齊國,一旦促使兩國聯手,昔日田單之事,未必不可出現在今時啊,是以,滅齊,可斷此后路。” “相邦所言,恰當先行攻齊。” “秦國一統天下,便在十年之間,攻楚攻齊雖都有道理,但此番應當步步為營,穩妥為善,于當年我秦國東出已然大不一樣,當以謹慎行之。” 忽然。 李信走了出來,讓人頗為意外。 李信說道:“先攻楚,齊國有暗中援手的可能,先攻齊,則楚國必不會再度援齊,所以,臣以為,先攻齊!后伐楚。” 李信的話居然比熊啟都還堅定。 讓楚國臣子一個個大為詫異。 嬴政也非常有興趣的說道:“這?將軍此言憑據在哪。” 李信接著說道:“其中緣由,乃是當年,田單復國數十年,齊國多次拒絕楚國合縱抗秦之請,諸位莫非忘了春申君?當年,楚國春申君主政,幾欲于齊國斷絕邦交,終歸言之,楚人怨齊久矣,齊國遇攻,楚國必不來援,一舉下齊之后,我軍沒有了東方之患,全力南下江淮,水陸并進,楚國可一鼓而下。” 嬴政點了點頭。 但并未出言。 “言之有理,我等贊同!”辛勝,馮劫紛紛高聲附言。 “末將贊同王賁將軍之言。”趙佗,章邯卻紛紛支持王賁。 嬴政看到這一幕,不由心中舒暢起來,這些將軍沒回來的時候,朝堂上就是那幾個老人在那里爭來爭去,他的耳朵都被磨出繭了。 嬴政看著蘇劫,道:“太傅以為該如何決議。” 一時間,一個個心頭都提了起來。 尤其是楚國或者說是熊啟。 大家都清楚,秦國謀劃大計者,豈可少了武侯,武侯的決定通常可以說定板。 時才,大家相互爭論,也是想說給武侯來聽。 因為他們知道,武侯自有權衡! 縣令等人也都紛紛抬起頭,看到了所有人最前面的蘇劫。 蘇劫邁出一步,來到了王階下。 稽首說道:“臣以為,用兵先后,不難斷決。” 嬴政點頭道:“寡人愿洗耳恭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