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嬴政的態度,讓那些很少上朝的官吏們不由咋舌。 李信,趙佗,章邯,王賁,等一個個坐直了,別看先前一個個都是爭先恐后,現在,都閉著嘴,一副寶寶模樣。 蘇劫說道:“先難后易,亦或是先易后難,皆因時勢不同而定!” 眾人點頭。 蘇劫一句話,便概括了先前大家所說的重點! 這一點,無疑是贊同了王賁的。 “以天下大勢論,齊楚兩國,皆國力悠長,不可小視,所不同者,近數十年來齊國于列國交往大減,幾無戰事,軍力顯然孱弱了許多,而在趙國衰落之后,楚國鼓蕩合縱,差強取代了趙國領袖山東之地位,至昭王以來,楚國曾幾次對嶺南吳越叛亂用兵,對秦在房齡等地也有幾次小勝,故此,楚國軍力顯然強于齊國,若能聚全力一戰而下楚國,天下可安也,其時,齊國偏安東海,不足慮也,所謂易斷,先伐楚,一戰安天下,先伐齊,兩戰安天下,此種利弊,不難權衡!” 大殿中一片肅靜,李信,馮劫,辛勝這些將軍沒有再度堅持己見而反駁,其余眾人也都紛紛將目光聚集在蘇劫身上。 熊啟頓時感到一陣無力。 用兵之事,主要還是在上將軍來論斷。 其實,他也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秦國不攻楚則罷,攻楚,也只能想辦法如負芻所言的那般,探聽一下情形讓楚國做做準備了,只要能拖延,楚國必然還是有很大的希望的。 嬴政微微點頭,道:“太傅一語切中要害!既然,太傅已然有所論斷,那諸位可還有異議!” 李斯見狀,看了看左右,便立刻說道:“攻楚為先,臣贊同上將軍之言論。” 嬴政不由笑道:“廷尉不通兵事,此番也贊同太傅之言,莫非也有自己的高論不成?” 李斯一聽,頓時面色一白。 他能有什么高論,只是為了附和蘇劫,此時被嬴政故意一語刁難,頓時面色一變。 李斯絞盡腦汁開始自救。 大殿上沉默了半響,李斯猛然抬頭,說道:“楚齊先后,不僅是難易之辯,而且是治情之辯。” 嬴政,蘇劫,以及滿堂文武,也都紛紛詫異! 這攻打齊楚,乃是軍爭之事,什么時候,又說到治情了。 李斯接著說道:“秦統天下,志在使中國劃一而治,而中國之廣袤難治,最難則在南疆之地,南疆不治,華夏不治,何為南疆?淮水之南一,江水之南二,五嶺之南三,海天之南四,層層南進,萬里之遙,更兼山川險峻,阻隔重重,進軍既難,劃一而治更難,故此,先下楚國之好處,非全在先攻難而讓易不戰自破,更在為有效治民爭得先機,如此,最后滅齊之日,楚國大局已經安定,天下劃一則大有可為,李斯不諳軍事,唯有以政治補充,此,便是李斯贊同先下楚國之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