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一個時辰后。 平輿的城樓上,居然直接飄起了白旗。 前方斥候再次傳來旬報:“將軍,平輿不甚抵擋,便已投降了。” 李信大手一拍車攆的橫木,“好!” 頓時,李信下令入城,準備修整一夜,明晨直下城父! 等到李信來到了平輿之中,忽然對身邊的楊端和說道:“項燕主力未顯蹤跡,兩軍決戰定然在城父鋪開,不可大意。” 此番,在章邯的稟報下,這寢城和平輿都是不戰而降。 這讓李信頓時心頭升起了一點點疑惑。 也就是說! 二人都沒看到楚國主力大軍。 等到李信稍微安頓了下來,便直接打開了章邯的密信。 密信中主要說了兩件事,第一,是寢城不戰而降,但是,城內卻沒有囤積糧草輜重,似乎根本就沒打算抵御。 其二,蒙武派遣了斥候喬裝成了楚人模樣散開探查,得知楚軍真正的主力似乎在河谷地帶秘密隱藏了起來,但是不能肯定。 然而! 章邯的結論是,平輿和寢城兩地以同樣的方法降秦,說明楚軍已經有了統一的部署,而能統一駕馭楚軍者,目前只有項燕。 兩地守軍不撤,似是在誘惑秦軍繼續在此地繼續作戰,兩地守軍不戰而降,似乎又在保存人力,畢竟,楚軍做了秦軍的俘虜,還是有能再度成為楚軍,果真如此,項燕便是逆伏汝陰要塞,很可能有蓄謀已久的計劃。 章邯該說的,還是在信中都說了。 李信看完,頓時笑道:“將軍多慮也!楚國所謀,無非效仿當年,莊薺暴秦而已,當我大秦軍馬,可是莊薺可比?” 楊端和說道:“將軍當謹慎為上。” 李信說道:“即便如此,我軍一法便無二慮。” 李信繼續說道:“將平輿,寢城,城父三城連城壁壘,形成犄角,派出少量守軍,大部隊人馬直接閃電下壽春,而不入城,必能逼出項燕主力,于壽春城外決戰,而我秦軍有三城為要塞,到底誰是甕中捉鱉,尚未可知啊。” 李信自然也想到了項燕的計劃。 我不入城,可進可退,秦國連戰連捷,士氣正盛,一點于楚軍主力碰面,必然如雷霆之勢,將其覆滅。 旬日之間。 情勢已然非常清楚了,秦軍主將李信欲一舉滅楚,又得知了,楚軍倉皇撤軍不及,全然沒有戰心,然而,在城父之戰中,楚國已然不戰而降。 因此,全軍上下,包括章邯,都認為,楚軍瀕臨潰散。 此番,李信欲輕兵疾行,直接拋下了堅甲重陣,單獨以鐵騎大軍閃電南下,想要打通汝陰最后一道要塞,汝城。 整個壽春便算作是暢通無阻了。 然而。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