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嬴政一聽,頓時面露喜色,道:“廷尉說來一聽。” 李斯道:“其一,勘定典章,開創帝業之先河!具體之事,由太廟,太祝共同擬定。” “其二,更定民號,其三,收天下兵器,其四,同度量衡,其五,同車軌馳道,其六同錢幣,其七,定戶籍,其八,定賦稅,其九,建萬里長城!” 嬴政細細一琢磨。 李斯只是報了一個概括,算是開了個頭。 具體如此細細操作,這還需要商議。 就說所謂勘定典章。 便是要將朝上文武,以及王族名號,以及等等等,改革鼎新。 嬴政道:“好,廷尉比寡人想的周全!這些事,都是大體不生異議之事,一月之內,先行擬定各事法度,如何實施,一月后,大朝決斷,大朝所決,一則封賞功臣,二則宣示天下圖治。” 王綰上前一步,道:“大王,這些事,都由我等臣子出力,然天下一統,萬世功業,大王當下書天下大輔,以為盛典之慶,以安天下民心。” 嬴政點頭,說道:“秦一天下,也該教百姓高興一回,天下大慶,準行!” 嬴政回到后宮。 來到了甘泉宮,見到了趙姬,此時,趙姬極力壓制著自己的激動! 嬴政道:“母后,天下安定了!” 二人飲酒三旬。 不知嬴政是有無心還是有心,道了句:“母后思念太傅了?” 讓趙姬臉色一怔。 面如紅霞。 …… 當夜,嬴政和趙姬在甘泉宮中暢談。 趙高侍奉左右。 直到子時臨近,嬴政已然醉了七八分,趙高將嬴政帶回了偏殿。 剛想回到自己住的地方。 忽然,一個內官匆匆的來到了趙高的屋子前,來人立刻拜倒,神色諂媚:“見過中車府令!” 秦國的官職當中。 其實并沒有中車府令。 只有車府令!乃是太仆屬官之下。 至于趙高為什么會被叫做中車府令,那是因為,趙高和秦王嬴政的關系,誰都知道,趙高和嬴政乃是患難之主仆。 可以說,趙高雖是內官,隱形權力極大。 所以被蓋為中車府令,其意,是以高為中人故也! 然而。 蘇劫和嬴政,一個是秦王,一個是權傾天下的貴胄,所以,趙高在他們二人面前是很沒有存在感的,但是,趙高卻在任何一個天下人面前,那都是權勢熏天之人。 而且,趙高的才情,因為受嬴政和蘇劫的熏陶,多年來,刻苦研學,其目的很簡單,就是為了迎合嬴政,不想被嬴政視為累贅。 歷史上,李斯的書法,那是冠絕天下的,號稱書法鼻祖,又身為廷尉,更是精通秦國法律。 然而,很少人知道。 在李斯和嬴政的背后,趙高其實是時時都在打卡簽到,默默發育的。 論書法,整個秦國,趙高可以排的上前五,論秦法,趙高可以排得上前三! 可見此人之利害。 只不過他的光芒一直都被掩蓋! 此時,趙高駐足,看了過來,微微點頭:“何事?” 來者笑道:“大喜之事,府令要找的人,找到了。” 冷靜如趙高,此時聞言,駭然色變,他環顧左右,再無他人,連連上前,抓起面前人的衣襟問道:“此人在哪?是否可靠?” 來人說道:“這!我等只是奉命,暗中查訪這等奇人,此人本領我等雖然不能證實,但其中利害,此人應當深知,既然如此,應該不至于哄騙府令,否則,此人不異于尋死,而且,此人來路,我等也已探查清楚,乃是從東海而來,此人還在稷下學宮呆過多年。” “對了,我等還試探性的問過此人,是否治過那等病癥,此人雖然躊躇,但意思便是,確實會治,但也要因人而定!” “啊!!!” 趙高頓時陷入思考。 稷下學宮,名滿天下。 于當年西河學宮并架于世,乃至于超過了前者。 然而,稷下學宮是在君王后二十年左右重開,百年前,被齊湣王關閉,然而,重開后的稷下學宮,并非是為了重現當年天下士子,百家爭鳴之大爭學派,而淪為了,煉丹制藥的方士匯聚之地。 而且,雖是試探,但他趙高也不信此人會信口雌黃,若是如此,安敢來咸陽。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