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見,司禮取出單獨的一份皇帝詔:“武國公蘇劫聽封!” 蘇劫緩緩上前。 稽首拜道:“臣,接詔!”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惟治世以文,戡亂以武。而國公戎將實大秦之砥柱,國家之干城也,公定鼎華夏于穹宇,深眷武功之駿烈功宣華夏,特敕封公爵蘇劫,為大秦王爵,詩經有云,維天有漢,漢,天河也,穹宇之天河,朕受命于天,王系天漢,特賜漢王!以表漢王萬古功業,封疆建土,另加丕績,欽哉。” 蘇劫愕然愣怔。 “漢王!?維天有漢!!!” 漢,指得是天河。 所謂,銀漢迢迢,便是指銀河的意思! 大秦乃是受命于天,而維天有漢,意思就是,天河護衛天的意思,放在這里,便是漢護衛著秦,蘇劫護衛著大秦,護衛著天子嬴政,故漢王! 蘇劫萬萬想不到。 他居然成為了漢王!!! 另一個漢王! 秦漢本一家,居然在嬴政登基之際,再次出現,而蘇劫如何也想不到,這個漢王,居然是他自己!稱孤道寡的漢王! 朝野震驚。 世襲侯和漢王相比算的上什么? 國公,鎮國公,乃是輔國! 然而,漢王,則是取得護衛秦國之王意,然而,嬴政的皇帝詔最后一句,封疆建土,另加丕績,什么意思,這簡直超乎了臣子的想象。 其義理之深,何其之深遠。 王翦等人,不可思議,又萬般驚喜的看著直到上的蘇劫。 “漢王!” 蘇劫頓時道:“臣,蘇劫,多謝陛下!必不負陛下和大秦!” 文臣武將,紛紛山呼:“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漢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誰也想不到。 嬴政封王了。 歷史上,嬴政讓趙佗做了南越王。 但是和漢王相比,相覷甚遠。 潛在的意義,非同一般! 嬴政起身道:“漢王,請起!” 隨后,嬴政繼續說道:“華夏已告更新,八百年之動亂,四百年之兵戈,我大秦,終消此動蕩之大爭,朕今日受命于天,賴萬民之擁戴,賴先賢之護佑,寡人欲擇日東巡泰山,以泰山筑土為壇,報天之功,封禪已告天下。” “臣等奉詔!” 隨后, 嬴政徑直離開,不坐帝攆直接走了。 嬴政揮汗如雨,剎那間,那肅然的氣氛,便松垮了下來,百官攘攘的擦拭著額頭的汗水,一邊抑郁嘲笑著周圍的同僚。 “熱死人了,大熱天硬叫人穿這大袍子。” “誰弄的這朝議,好麻煩啊。” 老秦人們,從來沒這般束縛過,這一時還不習慣,紛紛大笑起來。 然而。 眾臣紛紛來到蘇劫面前,王翦率先稽首道:“臣等,參見漢王!!” 王賁等百官也都紛紛有模有樣的學了起來,蘇劫道:“你們這是嘲笑本公!” “我等豈敢!!哈哈哈” “漢王可是說錯話了,今日如何也要擺酒啊,漢王當稱孤道寡,才合身份了。” …… 便在當日。 嬴政立刻召集王綰等主要大吏,商議朝中體系。 李斯說道:“陛下,欲行郡縣制,其要害,必是集權于中央,中央領導地方,臣此前于丞相,已然預擬朝綱,主要臣班以三公九卿為軸心。” 嬴政道:“三公九卿!” 李斯接著說道:“三公,乃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司職不變,太尉,既國尉,御史大夫,四職不變,總覽帝國軍政。” 丞相,開府總領國政,太尉,則是總領涉軍政務,以國尉府擴大而建。 御史大夫,則是監察百官,以及天下郡縣。 這么一說,嬴政也很好理解。 關鍵是這九卿。 李斯接著說道:“九卿者,分別扺掌九大領域,亦在三公領導下施政,大體分為……如此,天下大勢集權于中央,一層一層迭進,足可沿用萬世。” 嬴政拍案,讓李斯來實施。 大體之事,既然已然有了定板,那之后,也就是摸石頭慢慢琢磨了。 總體來說。 嬴政的意愿,就是要區分于古,不可再出現諸侯亂國之面。 然而。 等道群臣退后。 整個書房就留下了蘇劫和嬴政二人。 蘇劫這才對嬴政說:“天下新政,本是為了杜絕諸侯封建,再逢春秋之亂世,為何大王要封臣為漢王!” 嬴政早就知道蘇劫會這么一問。 頓時也不意外。 隨即說道:“還請太傅移步!” 蘇劫不解,跟著嬴政,來到了王宮最深處的那座大殿。 嬴政指著墻壁上的大圖。 道:“朕還記得,這副圖乃是太傅所畫。” 世界地圖! 嬴政繼續說道:“天下何其之大,我大秦在這里!” 嬴政指著東方。 蘇劫道:“秦國和華夏,便是東方之邊!” 嬴政說道:“朕時長在想,倘若百年后,千年后,我秦國若是遭逢大劫,劫在何方,劫在何地,朕能為后人做些什么。” 蘇劫感嘆道:“陛下胸襟,籠闊四海,萬世可敬!” 嬴政道:“后來,朕想明白了,朕和華夏黔首的大秦,若是有朝一日,遭逢國難,其必來自于西方,朕雖有納四海之心,但朕的后人又如何,朕如何能知,謀國以萬世,絕非朕口里說說的那么簡單,商君和孝公為了實現一統,為了今日,奮斗了一生一世,若沒他二人,謀國百年后,又豈有朕和大秦的今日。” “然而,今日之大秦,非昔日之大秦,今日之嬴政,也非昔日之孝公,孝公為松柏,商君如青山,如今,朕要謀萬世,便要依舊效仿孝公,大秦,在朕的心里,才開始,前進之基石,還要靠朕,還要靠漢王!大秦,這東邊的角落,不僅是大秦的根基,還是我華夏的根基,只要根基不滅,華夏便可萬世所存,后人亦永不會受外族所欺,這便是寡人能為后人做的事了。” 蘇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