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投稿-《選擇回歸后我又穿了》
第(1/3)頁
“您盡管去做您的事情,論文就交給我吧!”丁悌平教授拍了拍胸脯保證。
他的導師杰·巧樂是《化學與生物學報》的審稿人之一,也是一位非常具有前沿性的化學家。
......
《化學與生物學報》編輯部。
杰·巧樂教授一次性收到了二十幾篇論文,都是關于一種叫做“靈能粒子”的新物質和與之相關的“靈能”的。
第一眼看過去,杰·巧樂教授覺得這簡直是天方夜譚,下意識地就把這些論文都歸類為垃圾,要把它們從自己的郵箱里丟出去。
但是就在要進行這個操作的時候,杰·巧樂教授看到了論文的通訊作者——丁悌平。
杰·巧樂教授不了解作者蘇沫,卻對通訊作者,自己曾經的學生非常了解。
他知道,丁悌平不是個滿口大話,無故放矢的人。
......
花了兩天兩夜的時間,把這些論文都看完了以后,杰·巧樂教授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舉動。
——他準備把論文發給了其他教授,并寫推薦信。
因為如果是真的,這些論文和研究者們已經他們這些審稿人都將載入史冊,但是他還不能確定真偽。
學術圈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但是卻有一個很普遍的現象——籍籍無名的投稿人,有推薦信和沒推薦信,完全是兩個待遇。
杰·巧樂教授對于寫推薦信十分重視。
他坐在電腦前,仔細思考了很久之后,才敲下第一個字母。
......
馬文·巴特萊教授今年七十八了。
曾獲得普利斯特里獎,也曾多次獲得諾獎的提名。
如果說馬文·巴特萊教授還不算是化學家,那這個世界上能稱得上“化學家”這三個字的人就沒有幾個了。
但是馬文·巴特萊教授的脾氣非常高,就像是一位從中世紀走出來的紳士。
可就是這么樣的一位紳士,在他的助手推開房門來為他送早餐的時候,揮手打翻了豐盛的早餐,還怒斥助手:
“滾出去!”
說完,他就又重新盯著電腦,那神情,就像是在看什么珍貴的寶貝。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