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難成知音-《萬界武俠大冒險》
第(2/3)頁
黑白子等人聽楊行舟言語如此狂妄,心中都感有氣,可是見識到楊行舟剛才的本領,卻又知道楊行舟此言不虛,武功之高,眾人確實難望其項背。
丹青生為人最是豁達,叫道:“既然楊兄弟無有惡意,那還有什么好說的?快請入座,剛才我那一葫蘆酒猴兒酒還沒有喝完呢!”
楊行舟笑道:“是啊,還是四莊主說的對,喝酒才最重要,打打殺殺的,最是無趣。”
當下眾人一起進屋,再次飲酒相談,這一次與剛才情形已經大不相同,眾人見他如此神功,若是想對他們不利,那是誰都難以幸免,根本就用不著什么陰謀詭計,看來是真的前來交朋友的,如此一來,疑慮之心消散,對楊行舟便親近了不少。
自此之后,楊行舟便在這孤山梅莊住了下來,每日里與四位莊主談論琴棋書畫,閑來無事便在西湖游蕩,當真是悠哉樂哉,日子逍遙之極。
只是與黃鐘公探討這笑傲江湖之曲時,這老頭雖然也能將這曲子彈奏,總是少了點意思,想來應該是他隱居已久,少了昔日熱血,因此琴曲之中便難以盡顯慷慨豪邁令人熱血沸騰的意蘊,兩人雖然能琴簫合奏,可以稱之為朋友,卻無法稱之為知音。
這種感覺只能意會,不能言表,但黃鐘公與楊行舟兩人心中都明白。
又在梅莊住了幾日,喝酒喝了不少,楊行舟忽生離去之心,這一日喊來四人,道:“叨擾多日,足感盛情,兄弟明日便要再去江湖走動一番,見識見識各樣好手,否則的話,在這杭州城內住的時間久了,消磨了英雄氣,反而不美。”
眾人聽他自吹自擂,說自己身上有“英雄氣”,若是在往日,定然大不以為然,只是與楊行舟相處時間長了,知道他只是習慣性夸大自身,都已經習慣,也不覺得有什么。
丹青生頗為不舍,道:“楊兄弟,你是相國之材,何苦非要一頭扎進江湖這攤爛泥之中?依我看,你不如在我這里好好溫習一下儒門經義,到時候考一個功名在身,出將為相,也不負生平所學。何必跟我們這些江湖人混在一起?到時候功成名就,來我梅莊歸隱,這才算是不枉此生。至于江湖風波,還是遠離為妙。”
這些時日,眾人與楊行舟越久,就越佩服他的天賦才情,只覺得此人眼光之高,格局之大,遠非常人所及,似乎便是連圣教主東方不敗與之相比,東方教主也差了不少。
見他欲要離去,眾人也知強留不得,但都覺得楊行舟身在江湖太過可惜,如此眼光胸懷之人,去朝廷才能發揮大用,實不該蹚江湖這片渾水。
此刻聽丹青生勸楊行舟的言語,其余三人俱都附和,黃鐘公道:“楊兄弟,你我雖成好友,卻難成知音,不是老朽琴藝不到,實是我襟懷格局,遠不如你,因此在琴音意向中無法追的上你,所以才難以明白你心思。你若是想要尋覓知音,最好還是去朝廷中為好。其實江湖高手雖多,朝廷中的好手也為數不少。嘿嘿,自古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我等修為雖然不錯,可又怎及得上朝廷大內高手?只有官府中,才是高手如云啊。”
楊行舟笑道:“那是自然。江湖本領,如何能比得了朝廷手段。”
黃鐘公等人這段時間也已經得知江湖中轟傳的消息,知道楊行舟胯下馬,掌中槍,弓馬嫻熟,與人爭斗,大都是馬上戰將的手段,與尋常江湖人士相比,大有不同。
此時聽他語氣,似乎也是對朝廷極為推崇,都是心中一動,黃鐘公道:“莫非楊兄弟以前便身在官府?”
楊行舟道:“是啊,在朝廷中做了好多年的事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