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濟顛僧自從被楊行舟壞掉金身之后,心神不寧,坐立不安,若不是他根基深厚,還有定力,當場就會找楊行舟拼命。 后來好不容易穩定心神,在飛來峰上打坐靜修,于那冥冥之中,感應到了日后有一場躲不過的災劫,因此不敢怠慢,提前進行謀劃。 他身為知覺羅漢,感應最為靈敏,知道這場大劫自己一人難抗,必須找幫手才行。 而佛門高手之中,能有資格幫他還能被他找到聽他安排的,其實也就兩人,而道門之中聽他安排的人倒是有不少,但都是法力淺薄之輩,而且都是他的徒弟,因此沒啥大用。 他想來想去,就只有天臺山上清宮的昆侖子可以利用一下。 這昆侖子是道門一脈,法力也十分的高明,但是比自己差了點,神通也不少,比自己也差了點,法寶也厲害,但還是比自己的法寶還是差了點,這么一個堪稱是高手但又比自己稍遜了一點的高手,正是可以利用的家伙。 因此他特意來到天臺山,想要提前與昆侖子知會一聲,先套一下交情,免得到時候大難臨頭也沒有人插手。 原著之中,八魔煉濟顛,昆侖子為了濟顛,連乾坤奧妙葫蘆都被六合童子打碎了,哭的跟淚人似的,而其余兩個過路道人卻明智的不摻和其中的恩怨,只是讓老道卻求別人幫忙。 兩廂一對比,就就知道濟公有多壞了,明知自己有劫,還要拉別人下水,后來還是李涵齡和靈空為他解了圍,但道門弟子諸道緣卻被八魔燒死,凄慘無比。 可是現在來到天臺山,卻發現楊行舟竟然先他一步,論道天臺,讓昆侖子閉關修道,不見外客,如此以來,昆侖子一步棋子便無法為他所用,他連見都見不到昆侖子,更不用說找他渡劫了。 “這姓楊的到底是何來歷?怎么每次都比我快一步?” 濟顛站在上清宮前,徘徊片刻,懶得理會守門道童的聒噪,緩緩轉身離去,一臉凝重和后悔:“當日實不該故意引他與韓殿交手,以至于結下了這般大的因果,憑空多了這么一個大敵!” 他當初在錢塘江邊,故意禍水東引,將楊行舟拉入他的陣營,共同對抗韓殿,被楊行舟駕馭浮龍圖沖出陰風大陣后,又提前逃走,留下楊行舟獨自面對韓殿這個魔頭。 從此之后,兩人的梁子算是結下了,濟顛只覺得戲耍了一個同道,并不太當回事,卻不想想連他都畏懼韓殿三分,別人又如何能夠脫身。 直到楊行舟聯合韓殿毀掉濟顛這一世的金身之后,這濟顛僧才真正明白自己當初犯了多大的一個錯誤。 可如今仇深似海,已經難以挽回,即便當初是他的錯,但是楊行舟如此對他,雙方已經無法收拾,只有你死我活了。 他離開天臺山之后,想了又想,徑直奔向紹興府。 他俗務纏身,剛在紹興府收了幾個弟子,而今靈覺感知,知道紹興府內鬧起來妖怪,非自己去不能解決,當下勉力壓下心中煩躁,直奔紹興府。 與此同時,在那臨安皇城之內,一名年輕太監正在為太后殷勤敲背,邊敲背邊道:“濟顛這個人吶,道德有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