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孫權求仙-《三國的女人》
第(3/3)頁
可是,這時,宮里傳來了孫權晏駕的消息。
李崇擺了擺手,說,“罷罷罷,隨她去吧……”
…… ……
看《三國志》孫權傳中的這一段記載,似乎連作者陳壽自己都沒弄明白,世界上居然會有隱形人?他一定感到高深莫測不可思議,所以會在書中稱之為“神”。
據方志記載,溫州大羅山有王表廟,是否即其故居,已難確證。
但有一點很清楚,就是孫權的那位特使李崇,還有會稽太守、永寧縣令等,在去迎接王表、紡績的時候,以及同往首都建業(今南京)的路上,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對王表是有過種種檢驗的,但好像都沒找到什么問題。
這真是太奇怪了。
王表接受孫權贈與的財寶六天之后,孫權病逝。
29年后,吳被晉滅亡;又三十六年,西晉滅亡;又百年,東晉滅亡。
到大學者裴松之來當永嘉太守,時間已過了一百七十五年。
我想,老裴是一定下功夫研究過王表的。因為他注《三國志》,博采群書,補闕備異,而注王表事,除了引《吳錄》注明羅陽縣即南北朝時的安固縣(今溫州南部諸縣),就是照搬孫盛語,曰:“盛聞國將興,聽于民;國將亡,聽于神。權年老志衰,讒臣在側,廢嫡立庶,以妾為妻,可謂多涼德矣。而偽設符命,求福妖邪,將亡之兆,不亦顯乎!”
孫盛是東晉一陋儒,晉室腐敗,丟了基業,他跟著逃到南方來,吃著南人的飯,仍是滿腦子的地方沙文主義。對于前朝的“南蠻”王表,為什么空中來去,不見身形,孫盛解釋不了,就罵人家是妖邪。
孫盛這種人連起碼的探索精神都沒有,讕言謊世,什么都不會,才真正是亡國的禍種。裴松之與孫盛有所不同,他引孫盛語,主要為了真實顯示歷史的不同聲音。
但也說明一個問題,裴松之在永嘉任上對王表、紡績的研究,沒有找到根據否定其人其事的客觀存在,也沒有新成果。或許有過,后來被人給弄丟了。人們最終看不到揭秘,那個老謎就一直懸到如今。
…… ……
現在有腹語的出現,或者能為空中能言的王表找到什么端倪:這一切,難道都是那個叫紡績的小丫頭搞得鬼畫符?她敢作這么大的妖?就憑她會腹語,把皇帝、大臣唬的一溜溜的?那么,接下三掛車的那三個人,又是小丫頭的什么人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