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鮑永的兒子鮑昱從容問少君道,“太夫人還記得挽鹿車時的情況嗎?” 答道:“先姑有句話:‘存不忘亡,安不忘危。’我怎敢忘呢?” …… …… 太原王霸之妻,不知是哪家的女子。 王霸少時立高節,光武時,連續召,他不出來做官。 妻子也有美好的志行。 起初,王霸與同郡令狐子伯做朋友,后來子伯做了楚相,而他的兒子做了功曹。子伯就使兒子送信給王霸,車馬服飾仆從雍容華貴的樣子。 霸的兒子這時在田野耕種,聽說客人來了,丟下耒就回來,見了令狐之子,沮喪慚愧不敢抬頭看人。 王霸見了,有愧色,客人離開而久臥不起床。 妻子感到奇怪,問為什么。開始不肯說,妻請罪,爾后說道,“我和子伯素來關系很好,剛才看見他的兒子容貌服飾很有光彩,舉止行動很合適,可我的兒子蓬發厲齒,不懂禮節規則,見客時有慚愧之色。父子間的感情太深,覺得自己有些丟人。” 妻說:“你少修清高氣節,不顧榮譽俸祿?,F在子伯的貴氣哪比得上你的清高?怎么忘了你的宿志而為兒子慚愧呢?” 王霸起身而笑道,“有這種事嗎?” 于是就一道終身隱居不出。 …… …… 廣漢姜詩之妻,同郡龐盛之女。 姜詩事母極孝順,妻子奉順更厚。 母親喜歡飲江水,水離家六七里,妻常逆流而去汲水。后來遇到風,不能按時回家,母親口渴,姜詩責備妻子,而讓她回娘家。 妻便寄居在鄰家,晝夜紡績,(用紡績掙來的錢)買些好菜,讓鄰母說是她送給婆婆的。 像這樣做了好久,婆婆感到奇怪便問鄰母,鄰母如實相告。 婆婆感到慚愧將她叫回來,恩養更加勤謹。 她的兒子后來因為到遠處汲水淹死,妻怕婆婆哀傷孫子,不敢講,而假稱上學去了不在家。婆婆喜吃魚燴,又不能單獨吃,夫婦常努力勞作以供魚燴,喊鄰母共吃。 房舍旁邊忽有涌泉,味與江水相同,每天早上都出現一雙鯉魚,常用來供兩個婆婆吃。 赤眉軍的散兵經過姜詩的鄉里,說道,“驚動大孝之人一定觸犯鬼神。” 當時年歲饑荒,賊就送一些米肉給姜詩,姜詩受而埋起來,近藩也保了安全。 永平三年,察孝廉,顯宗下詔說,“大孝之人入朝,所有舉報者一概聽他平定?!? 從此都拜為郎中。姜詩不久授職江陰令,死在官位。所居之地,鄉人替他立祭祀。 …… …… 沛郡周郁之妻,同郡趙孝之女,字阿。少年時學習禮儀古訓,習于婦女之道,可周郁驕傲懶惰輕躁,多做無禮之事。 周郁之父周偉對趙阿說,“新婦是賢者之女,當用正道糾正丈夫。周郁不改過,是新婦之過?!? 趙阿拜而受命,退下對左右的人說:“我沒有楚國的樊姬、齊國之衛姬的品行,所以公公責備我,我說了而丈夫不聽,公公必說我不奉教令,那么罪在我了;如果說了管用,這就是兒子違背父親而聽從婦人,那么罪在丈夫了。人生如此,有什么意思!” 于是自殺。當時的人沒有不同情她的。 ——真他母親的烈!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