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晚霞收 第一百二十五章 手札-《仙朝》
第(2/3)頁
不同于山下的紛亂,山上的氣氛顯得很是祥和。
直到某天傍晚,顧泯收到了一封信,是古道真人的回信,在回答他的問題之余,他順便提了提那個流傳多日的消息。
顧泯站在窗前,看完這封信之后,然后靠著窗,在窗前坐了下來。
書蟲問道:“何事?”
顧泯沒有說話,只是把信遞了過去,他們早已就成為很不錯的朋友,這些事情自然不會瞞著。
書蟲拿起信看了幾眼,然后放下,有些沉默。
寧啟帝和大祁皇帝都是一代雄主,可真要比起來,不管是修行境界還是成就,寧啟帝都要遠遠勝過大祁皇帝。
這樣的人物,死后的陵墓里,即便沒有金闕境之上的秘密,也會有很多修行者都心動的東西。
“那座帝陵存世差不多已經有一千年了,到了如今,終于要打開了?”書蟲有些感慨,他也清楚,沒有任何秘密都夠永遠封存,只要有一人知道了,很快便會有更多的人知道。
顧泯想起在大能洞府里看到的那座照天城,以及城里發生的事情。
“那位,究竟是什么樣的存在?”
所有人都知道了帝陵的傳說,自然也有很多人對那位寧啟帝也有了很多好奇。
書蟲活得久遠,看了無數多的書,知道的辛秘更是不少,問他寧啟帝,應該也算是問對人了。
“晚云真人是大寧皇族,說起來,他身上流淌著的,便是大寧皇族的血,他能夠成為一代劍仙,未嘗和身上流淌著的血液沒有關系。”
修行者強大到了一定程度,身體便會出現一定變化,誕下的后代便極有可能在修行上極有天資,這并非是百分之百,但概率很大。
至少會比普通百姓的孩子概率大很多。
晚云真人有如此天賦,說不定便是因為這個。
“千年之前,整個世間也是諸國林立,無數大國小國都存在于世間,大寧那會兒應該叫做寧國,位于南陵的偏遠之地,數代國君志在天下,厲兵秣馬,幾代人為之努力,終于在兩百年后,一個年輕天才成為了寧國的國君,那個人便是寧啟帝。”
寧啟帝接過祖宗的基業,開始了一統天下的征程,他重用謀士,培養修行者,改革內政,最重要的還是和當時的柢山結為盟友。
在那一段歷史里,寧國采用遠交近戰的策略,和離著寧國很遠的國家結交,而對寧國周邊的國家進行戰爭。
戰爭打了十數年之后,寧國的實力大漲,疆域擴大了無數倍,這個時候,整個世間便只剩下六個國家。
六個國家結盟,以一人領軍,一人為相,這便是合縱。
合眾勢以攻一強。
一人佩著六國相印,一人佩著六國虎符。
這讓寧國最開始很難招架,疆域在這個時候幾乎是丟失三分之一。
但在柢山的幫助下,寧國挺過了最初的階段,并且派出謀士,游說各國,讓盟約瓦解,讓這場聯合伐寧宣告失敗。
挺過來的寧國,之后聯合一些稍大的國家開始攻伐小國,這便是連橫。
事一強以攻眾弱。
最后歷經三十多年,這場國戰落下帷幕,寧國一統天下,建立了一座王朝,便是大寧。
大寧不是第一座統一世間的王朝,但卻是迄今為止的最后一座。
那位寧啟帝完成如此偉業,自然也可以說成千古一帝。
“那位皇帝若是只統一世間,自然不值得如此推崇。”
寧啟帝建立大寧王朝之后,雖說是一統世間了,但在四海之外,仍有來犯者。
四方蠻夷,在過往的許多年里,一直都在侵擾這片土地,之前不管是哪位統治者都對其十分頭痛,可是蠻夷強橫,不能滅絕,而且他們動輒便是結盟,讓這些皇帝們頭大如牛。
一統天下之時,百廢待興,正是大寧王朝最為虛弱的時候,就在這個時候,四方蠻夷聯袂而至,看起來就像是要顛覆大寧,讓神州陸沉。
“柢山三萬劍修盡出,無數修行者浴血沙場,寧啟帝更是身先士卒,連殺數位金闕境強者。”
如果說晚云真人是這數百年來最大的殺胚,那么寧啟帝便是真正的殺神,一切侵擾他土地的敵手都被其斬殺。
“四方蠻夷大敗,無數強者被斬殺,他們退到四海之外,再無蹤跡。”
書蟲眼中滿是光芒,“史書記載,寧啟帝并不打算放過他們,甚至還想要將其滅族,命令工匠打造戰船,說不定之后便還有一戰。”
顧泯沒說話,但也心神搖曳,要做帝王,最低的成就是保境安民,最遠大的理想,便一定得放在開疆擴土上。
“可惜,或許是因為寧啟帝殺人無數的緣故,他死得很早,不到三百歲便亡故了,死之前他征民夫為他打造陵墓,那座陵墓將整片大陸都隔斷,從此世間才有了南陵北陵的說法。”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