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晚霞收 第一百四十四章 老和尚-《仙朝》
第(2/3)頁
中年男人當然知道這個人說的那個劍修是誰,想到咸商城發生的那些事情,他搖搖頭,隨即說道:“我知道他下山了,可他是去南海聽老和尚講經,有兩位金闕境修行者護著……”
大祁的情報網很發達,但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就像是顧泯并沒有和六明和尚和六塵和尚一起去南海之畔的事情,他們就不知道。
“那位,算了……不用查了,要是真查出個什么來,反倒是麻煩。”中年男人說道:“我可是聽說,連胡王殿下,對他都有了些好感,以后這大祁聽誰的,可就真的不好說了。”
……
……
姜令回到郢都的時候,霧野僧要講經的消息還沒傳出來,這位大祁皇帝最信任的親王回到郢都,第一件事先去了一趟宗人府,去看了看自己那個倒霉的侄兒,然后在宗人府和大宗正聊了幾句。
大宗正聽說了破廟的事情,十分生氣,覺得姜令是在胡來,姜令看著自己的這位長輩,想了想,然后認真的說道:“我的封號是胡王,胡來也應該沒什么問題。”
說完這句話之后,他便離開了宗人府,進了宮。
然后他在那座大殿前,和大祁皇帝并肩而立。
大祁皇帝一如既往,穿著黑色的帝袍,整個人看不出息怒,姜令挑了些重要的事情說給他聽,后者時不時點頭。
最后說著顧泯的時候,大祁皇帝才第一次開口。
“他很不錯,已經出乎朕的意料。”
姜令認真地說道:“陛下要是想要立他為皇太子,臣完全贊成。”
大祁皇帝笑道:“你也覺得朕那些兒子不成器了,你可是他們的叔叔。”
姜令回道:“侄兒們若是做個皇帝,也不會有問題,可他們是陛下的子嗣,便差了太多,以后后人說起,不好聽。”
聽著這話,大祁皇帝沉默了,他看著遠處,片刻之后,才說道:“當初朕在宮里見過他,他說朕有可能錯了。”
什么錯了,當然是身份錯了,但姜令不知道是什么錯了,依著他以往的性子,就要說一句陛下沒錯,陛下是不可能錯的,但這個時候他好像想到了什么,只是說道:“那陛下再看看?”
“朕的眼睛沒有出問題,如果真有問題,朕也沒辦法。”大祁皇帝擺擺手,不準備繼續說這件事,他說道:“老和尚要講經了,你去看看他到底講什么經。”
這是下了旨意,也就是讓姜令退下的意思。
姜令不敢多說,這便退去,很快身影便不見了。
……
……
顧泯三人出城沒有遇到任何阻礙,在城外,青色符箓重新出現,顧泯走了上去。
阿桑和洛雪都沒有問昨夜顧泯去了什么地方,這兩位師姐好像很默契,顧泯知道是為什么,但沒說話。
之后的日子里,洛雪偶爾和顧泯說些閑話,顧泯也偶爾回些閑話,阿桑則是什么話都沒有多說。
那個夜晚就好像被藏進了心里,沒有任何人知道。
東海之畔很快便到了。
六明和尚和六塵和尚已經找好了渡船。
是一條不大的船,這種船原本只能在近海活動,若是入了深海,遇到了大魚,多半要出問題。
但有兩位金闕境的修行者在,別說遇到大魚,就算是遇到了水鬼,都不可能有問題。
上了船,不用他們如何操心,那條船便緩緩朝著南邊而去,沒多久,便看不到海岸線了。
也是無事,顧泯便隨口問道:“六明大師,世間傳言大師和霧野大師對某件事情認知不同,故而便分道揚鑣了?”
世間流傳的大多都是傳說,當然不是都可以相信的事情。
可要是六明和尚愿意回答,那么事情便又有不同。
因為他從來不說假話。
“和家師有些問題上的爭執,但并沒有分道揚鑣之說,只是師父說,在島上找不到答案,便遣貧僧來陸地找答案了。”
六明和尚因為那件事來到陸地,后來便有了如此多的名聲。
世間很多事都說不清楚,但總歸是有意思的。
顧泯得到答案之后也不再多說,就此沉默,六明和尚和六塵和尚在低聲念經,更是沒有準備說些什么了。
阿桑和洛雪看著遠處,不知道在想什么,但想來絕對不會是單純的看風景。忽然間,有一條大船從他們身旁飄過,那是一條漁船,上面站著好些漁夫,看起來是要去南海深處捕魚,四海之主里,也就只有霧野僧才能縱容漁夫們在海上捕魚了。
顧泯所在的這條小船緩緩駛向南海深處,眼前慢慢的便有些霧氣了。
南海多霧,這是傳言,更是事實。
那位霧野僧便在霧深處的那座島上。
顧泯微微皺眉,“那條漁船朝著霧深處去了,還能出來嗎?”
他們這條船上有兩位金闕,自然不用擔心這些問題,可是那條漁船上全部都是普通人,一旦進入霧中,便是特別嚴重的事情,找不到方向,便很有可能出不來,葬身大海。
第(2/3)頁